第37章 耳钉

[美娱]歌后之路 焦糖冰 2194 字 9个月前

见卡莉还沉默着,梅根补充,“dr.luke近几年已经很少再买别人的歌了——除非是大牌手里的作品拜托他帮忙制作——如果他的业务范围只限定在制作上,就完全可以单干,没必要养这么庞大一支团队。自己写、也自己制作,才能最大限度的控制一首作品的质量,和最高的收益。”

目前为止,卡莉她们和dr.luke本人仅仅只见过一面。虽说差点儿和kesha一样,签了luke自己的公司,而且出道后和luke团队的合作也越来越多,但一直以来,她们对这位行业里号称能“点石成金”的制作人都是只闻其名,不见其人。

卡莉现在有种感觉……这个人怎么显得越来越复杂了?

“上次见面,他看起来好严厉,让我感觉他特别有控制欲,”卡莉对梅根坦诚地说:“这次,居然会让我们主动挑歌?”

梅根撇撇嘴,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god,你看出来了啊,他就是个合作灾难!我们rca的经理们都对他又爱又恨,艺人们也是……但又没有办法,他有才华啊,好像他总是知道人们喜欢听什么,能把歌做进榜单至少前十的位置,甚至是第一……”

梅根摊摊手,在卡莉眼里,梅根仿佛在表达中文“都第一了,还要啥自行车”的意思。

“well,艺术家嘛……”卡莉回以一个无奈的表情,艺人和经纪人在同一位制作人的压榨下,于此时此地同病相怜。

“你们第一张ep时间紧任务重,所以他让你们自己挑。这二十几首歌已经是他和团队筛选过一遍的。benny说如果是十几首歌的正式专辑,就直接由他们决定了。只是由于时间限制,你们只能在就职典礼前出五首——现在已经12月初啦——此外,还要赶出来一个partyintheusa的mv,你们圣诞节是别指望有假期了。”

听着就让人头大!

好在录歌和拍电影差别很大,如果顺利,是可以很快的——mv的制作也同样如此,不然也不会有歌手在全球巡演的间隙抽空拍个mv这种行业惯例。

听梅根之前的情况介绍,mv的构思和导演早就安排好了,就等她们三人回洛杉矶。只要她们把日程空出来,随时可以开拍。

“那……我们对接的联系人还是benny?”

梅根点点头,“dr.luke现在陷在布兰妮和凯莉·克莱克森的项目里,大牌歌手嘛,你们又没有直接签他的公司,自然优先级排在大牌后面……benny其实也很不错。”

卡莉其实也并不在意“优先级”的事情,benny的确在合作时给人的感觉更好一些。kesha直接签的luke,从之前两人意外的对话,似乎她并没得到什么优先级上的特别对待……

谢过梅根的解答,卡莉心事重重地坐回自己的座位,盯着这首编号“23”的这张乐谱出神。

和tiktok一样的副歌,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kesha毕竟是dr.luke公司签下的艺人,她究竟在谱曲上介入了多少?是否也像florida那首歌的情况一样,luke和公司利用了她的才华,却不给她相应的荣耀?如果卡莉她们用了这段旋律,会不会伤害到kesha?引起版权争端?

另一个同样让卡莉纠结的问题是,另外两位成员显然没有看上这首歌,她是否应该努力说服她们?拿什么理由说服?“我知道这首歌有很大的可能性会火”当然无法成为合理的理由。

如果真的要用这首歌,歌词和主歌部分势必要大修。目前这首歌除了亮眼的副歌,主歌部分没有任何营养,的确像kat说的,像13岁女孩儿的倾诉日记。可能会在青少年里成为洗脑妖单,但乐评人肯定会把她们批驳的体无完肤。

最后也是最复杂问题是……dr.luke还会不会再用这段旋律做tiktok?

卡莉前世就听说过有无良的制作人和词曲作者,会把一首歌稍微改改卖给不同的歌手,如果两首歌伪装得好,还真的不会被发现——或者说,是如果两首歌的结果都不错,歌手本人就不会追究,反而这样两首引起争议的歌还能在宣传上相互促进。

只要歌手本人没有和制作方公开撕逼,自然就不会有石锤(公开撕逼很少发生,毕竟还要在行业里混,顶多之后在私下拒绝和该制作人合作)。

同时,对外可以辩称只是因为两首歌是由同一个制作人经手的,自然乐曲曲风和节奏会有相似的地方。这样,炒作发酵一段时间,刷足存在感,也就被公众遗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