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选角导演(捉虫,且加了作话)

[美娱]歌后之路 焦糖冰 1903 字 9个月前

这个行业的残酷,不用雷尼对卡莉解释,她也能见微知著——纵览很多知名演员的履历,甚至一些后来担纲leadingplayer主角,履历表的初期都是一些连名字都是没有的角色,比如dancer等等代称,说白了,就只是一个配舞。

只有时间和角色的一行粗略介绍里,藏了多少默默耕耘和厚积薄发的心酸?

这是一个既需要积累,又要求年轻的行业,两种矛盾的要求,自始至终撕扯这一名演员。

卡莉其实一直都蛮理解那些整容打针的行为的,胶原蛋白可不会等待你的“厚积薄发”。

这就是青少年演员稍稍占优势的地方,可以趁早给自己打下一个“高起点”的基础。

只要履历表上有登过正规舞台的经历,就等于跨过了这个行业的入门门槛。

“出名要趁早”是一句中外都适用的现实,但这并不代表青少年演员的路就一定比成年人好走——青少年的戏份和机会本来就只是成年人的几分之一,竞争的激烈程度毫不逊色成年人。

而且成年人40岁依旧可以去演30岁,或者30岁来演40岁,但儿童和青少年角色?像安妮日记里的安妮·弗兰克,就只能由特定年龄区间的女孩儿来。

这正是今天一早来bernardb.jacobs剧院门口排队试镜的卡莉的所思所想——这会是一个艰难的试镜!

在她眼前的,是堪比国内少年儿童才艺大赛的场景——叽叽喳喳的孩子们,或独自前来、或三五成群,更有一些拿着乐器的家长陪伴左右。

其实,国内外家长在孩子教育的大方向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并不是国外的家长就真的不管孩子,放任自流。越是家庭条件好的中产家庭,越是重视儿童的培养和教育,也会选择好的学区和私立学校,为孩子的天赋发展经营。

当然,如果这是在中国,陪着孩子来参加试镜的家长会更多。

不过卡莉是一个人来的,婉拒了乔治陪伴的要求。

看表来说,试镜已经开始了,卡莉排在了队伍中间,还有零零星星的孩子和家长加入队尾。只是这剧院门口的队伍感觉完全没有移动的迹象——也是人太多了。

该剧宣传的一个卖点就是全青少年团队,包括乐队,所以队伍里的选手并不都是像卡莉这样试镜演员的。

大多数报名者都和她的情况相似,15、6岁。也有12、3的,极个别看上去像19、20,不过黑人白人的年纪对于卡莉来说本来就比较难猜……即使她已经在美国生活了几年。

她的身后就站了两名看上去甚至像20+的女孩儿,其中一个一脸乐观,而另一个沮丧在脸上写得清清楚楚。

沮丧妹:“人太多了,我们两个19岁的凑什么热闹……我宁愿回家睡觉!”

乐观妹:“年龄不重要!要知道benvereen试镜pippin的时候表现得太好,导演直接为他改了角色的年龄!”

沮丧妹(白眼):“well……从来到现在的路上,你已经把这个故事翻来覆去讲了五遍了!你到底是想说服我还是说服你自己?”

除了耳边或自信或不耐烦的嘀咕声,还有很多小演员在用各种“异彩纷呈”的方式“开嗓”,一时间卡莉周围,各式各样的怪叫声此起彼伏,蔚为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