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七章 芦笙节大阴谋(二)

庶门 一语不语 1653 字 10个月前

禾卢见刘愈有些漫不经心,便道:明日我们便去苗人大寨,虽说苗人也算好客,但千万别让他们知道你是汉人,汉人是蓝平的禁忌,如果被他们查知你们的身份,我们……可能会很危险。

刘愈点头表示明白。

来之前刘愈就已经获悉,苗人是通过连年的战争才把蓝平里久居的汉人给赶走,苗人独享这片乐土的代价也很大,以至于这些年来苗人的元气也没恢复。

有些规矩,跟付当家的你说说,免得明日出什么岔子。

禾卢把越人的一些礼节,包括苗人的禁忌大致都说了,刘愈一一记下来。回过头,刘愈还要把这些通知手底下的士兵。口音是个大问题,因而禾卢也提出了刘愈尽量少说话免得露出破绽。

白族、佤族和安族那边,你们可有联络到?最后刘愈问了一句。

其他几个部族,暂时都在蓝平的西北边过来,已经按付当家的要求派了人过去,明天头晌应该会有消息。

刘愈点点头,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刘愈猜想其他应邀过来的部族也不会甘愿被苗族合族,既然越族跟他们有共同的立场,那事情商议起来也会很顺利。

送走禾卢,刘愈正准备睡个好觉,以便有精神应付第二天的大场面。刚支起帐篷,便听说苗人那边派了管事级别的过来接待越人。作为黄越的暂任达求,刘愈也要会见。

苗人过来接待的人不少,大约有二三十人,都是清一色的男子,当前的一位是个接近四十岁的中年汉子,看上去很精壮,脸上连胡子都没有。刘愈见到此人首先看到的是他臂膀上的黑纱,而在苗人一行中,只有他一人缠着黑纱,加上之前使节所戴的黑纱,刘愈猜想,应该是苗人中有份量的人去世,而佩戴黑纱是某些权贵的特权,一般的苗人应该是没有资格来佩。

来人以中原语通报了身份,他名叫侬衣,是南苗部族的嘎略,也就是掌管祭祀鼓的人,大致跟族里的祭祀及法师差不多,地位崇高,同时他也是南苗族中参政议政的长老。

刘愈听到苗人在公开场合以汉语来交流,心中稍定,这样至少他说话不容易轻易被认出身份。因为岭南语系复杂,在公开场合中,以汉语交流的确更方便一些。

禾卢等达求听到来人是南苗的身份没觉得如何,都只是敷衍几句。一旁的刘愈马上察觉到不妥。蓝平地区虽说是苗族大寨所在地,但这里的正主是中苗,而苗族分为北苗、中苗和南苗,对于北苗和南苗来说,他们过来也是客,中苗是苗族中势力最大的,主人不来接待,这本身就有问题。

侬衣与越人的达求们一一见礼,刘愈也有模学样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