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定下来,闵少顷便找了这二人谈话。张绍云在闵少顷控制边军之后一直得重用,已经被闵少顷当作自己人,但何茂不同,何茂已经被架空很久。这次派出特使去接管军权,竟然让何茂做张绍云的副手,连张绍云都觉得有点愧不敢当,何茂可是他的老上司,在军中的声望,张绍云也没法跟何茂相提并论。但毕竟是新统帅的命令,他也就遵从了。
何茂也没出言说什么,只是表示会竭力办好。
因为张绍云在金尧城一系的边军中职权很高,所部有四千多人,这次张绍云去接管霍病和李糜所部,原来的部属必须要安排别的将领来担当。正在为此事发愁,何茂提议道:“不如由一些有经验的老将来接掌,如此可无碍!”
闵少顷本来也是这么想的,毕竟光是提拔一些没资历可信任的新人来担当重任,已经让全军不服,现在他一介文臣接管军权,根基未稳,是时候拉拢一些老将来为他效命。之前那些老将踊跃参加军事会议,显然都是想在这次的胜仗中分一杯羹,为了不让这些老将中任何一人过度专权,闵少顷将原本张绍云所部的四千多兵马分成六部分,分别找来十几位老将来统领,这样名义上他们还是将军,但实际上也没什么大的权力。
在安排妥当之后,张绍云便与何茂出发了。
金尧城,也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切都很太平。
六百里的路,一去一回,如果是快马,那也用不上三天工夫。可是张绍云和何茂带人去了五天,依旧一点消息都没有。闵少顷开始有些坐不住。
闵少顷现在已经接到了朝廷关于撤军的命令,他明白,撤军是早晚的,他不撤,右相袁博朗和左相蓝和也会给皇帝施压,借由皇帝的手来逼他撤。现在军队中是没了刘愈,但还有他闵少顷,闵少顷必须第一时间回长安城述职,将所有军权交出来,这样才会令皇权彻底控制军权,达到他的目的。
他也想明白了,如果霍病就是犯浑,就是要继续在草原上跟突厥残兵闹腾,他就准备先撤军,将这部分人马弃之不管。你霍病不是能打吗?让你看看没粮草供应,没后援支持,还在草原上怎么横行?到时候还不是要乖乖撤回关内?就算你小子都本事能抗住,你下面的将士也受不了,毕竟霍病和李糜所部中大多数将士都是边军,此时打了胜仗也是思归心切,霍病那咄咄逼人死咬不放的战争狂人态度早晚会引起下面军将的怨言。
闵少顷将所有注意力都放在了城外六百里刘愈的旧部属身上,忽略了内部的危机。此时的花集安正在金尧城内当一个闲人,却已经笼络了大多数老将的支持,而且已经做好的准备。要,首先要讲全军中声望。
花集安收到消息,齐方和张无诸已经奉皇命率兵进驻邵武关。这事是秘密进行的,连闵少顷事先都没得到通知。这意图很明显,皇帝担心闵少顷当第二个刘愈,怕他赖在草原上不归,挟军权谋反。因而皇帝派出齐方和张无诸这两个信任的将领到边军中,只等闵少顷率军回邵武关,也将闵少顷的军权给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