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关内战(上)

庶门 一语不语 1772 字 10个月前

吴鹤一愣,细一想大惊道:“大哥莫非要……”

想什么他不敢说下去,作为一个臣子,这是不该想更不能说的。

弑君!

把家族灭上十几次都不足以抵偿的罪行。

“他不仁,莫怪我我不义!”

牧与刚将长剑抽出来来表现他的决心,便有侍卫来报,銮驾已驻扎在潼关外五里的地方。有一队朝廷的使节正往潼关而来。

“来的好快!”

牧与挥动着长剑,下令道,“打开内关口,迎接使节!”

说着牧与已经急匆匆往门口而去,像是要亲自去接銮驾入潼关。吴鹤心中紧张至极,紧忙跟随着神态坚决的牧与,再劝:“大哥,要不你再想想!”

“想什么?”牧与喝道,“老弟,你我已经在军营中混了几十年了,我还是个什长你是个伍长的时候我就说过,当兵就是要建不世之功业。曾经我们都是光棍一条,连乡野村姑都取笑我们,后来还不是娶了家乡里曾对我们看都不看的官家姐妹?我们是踏着多少人的尸体才熬到今日的地位。难道,你要让我白白错过这么好的机会,而仅仅是为了那狗屁的君臣礼节?”

开弓没有回头箭。

牧与本是个乡野的少年,没读过书,更不懂大道理。他之所以能进阶到今日的地位,一者是他的坚韧不拔,还有他肯学向上,在那么多不识字的偏将中,他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通过自修考取文秀才的。也正因如此,曾经的镇远侯和现在的定国侯都很看重他,一再向朝廷举荐委以重用。

但这样的人通常骨子里也带着一股狼性,一个努力拼搏到极致的人,眼里也只有他自己。

牧与横下心是要去弑君,但当骑着马快到内关口的时候才得知,銮驾并未随使节一同到来,先行进潼关的不是旁人,正是他当年的恩师,也是曾经的礼部尚书,现在的右相袁博朗。

“怎会是他?”

当年为了求取功名利禄,他少不得要去拜见这个名义上的恩师。实际上,他最恨的就是袁博朗之流满口仁义道德的迂腐之人,以前总要耐着性子,现在他位高权重,便不想再见到那个只会啰嗦一些大道理的老学究。

吴鹤已经知道牧与的态度坚决,事已无法挽回,听到銮驾并未进关心中也就稍放下来。

“大哥,见不见?”

从密报得知,随銮驾出来的还有一千多御林军。虽然以潼关的兵力,干掉这一千多御林军并不难,但这里毕竟距离长安城才几百里,若是御林军拼死护送新皇回到长安城,那他的计划就要彻底泡汤。还可能因此而获罪。

想到这里,牧与道:“袁博朗一定是来打前哨的,随后銮驾就会进关。对于这老家伙,我们尽量以礼相待,不能让他和皇帝起了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