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过得如流水,有时平缓,有时湍急。
七月二十八,明天就是赵家表妹赵瑾儿出嫁的日子。
上午,钟未央和恩姐儿一起喝着热牛乳,早在月初的时候,她就没再吃冰镇的乳酪了。
如今时间到了月底,她的小日子还是没有动静,已经推迟了一个月。怀孕的事,越来越明朗。不过,她很轻松,并没有什么压力,此时身体也没有出现什么大的异常,她还在等待当中。
喝完牛乳,恩姐儿把手指向琉璃窗,意思是要出去荡秋千,小家伙还没有玩腻。
钟未央轻拍拍她的头,笑道:“让孙嬷嬷和清江带你去玩,我要去书房写一封信。”
恩姐儿慢慢地点点头,朝钟未央伸开手臂。
钟未央只象征性地抱抱她,然后把目光看向孙嬷嬷。
孙嬷嬷很有眼色,不需要钟未央用话吩咐,她就连忙把恩姐儿抱下了炕。如今钟未央也活得很小心翼翼的,不敢做一些动作,比如抱恩姐儿走路,抱她下炕和上炕,还有,不敢陪她玩秋千,只会在一旁看着。
恩姐儿很懵懂,有时候会皱着小眉头,疑惑地看着钟未央,但是不会撒娇和耍赖,只要钟未央摸摸她的小耳朵,或是象征性地抱抱她,她就会很乖、很听话,绝不纠缠。
钟未央要去书房,赵嬷嬷很紧张地跟随着,到了要跨门槛的时候,她就会出声提醒:“少夫人当心。”还忍不住张开手,随时准备去扶一把。
孙嬷嬷听见了这话,也把赵嬷嬷的神情看在眼里,她目光闪了闪,虽然没有说什么,但是心里却是有着思量。
到了书房,赵嬷嬷轻声问道:“少夫人,是不是明天不去赵家了?”
“嗯。”钟未央很肯定地答应,说道:“到时候肯定又要挡酒,有些麻烦,还有,我不想坐马车。”马车多多少少都会有些晃动,她有些不放心。反正她不爱凑热闹,为了肚子里的孩子,自己少去一次喜宴,很值得。
赵嬷嬷帮忙铺开宣纸,又帮忙磨墨,带着欢喜的笑意,轻声地赞同道:“不去更好。”
钟未央提起笔,信的内容是写给钟太太,为了报备这件事情。
话并不多,寥寥几行就写完了。把信搁在一边,等着墨迹风干。钟未央又说道:“嬷嬷,明天你代我去一趟赵家,去添妆。”
“行,奴婢添完妆就回来。”赵嬷嬷点头,郑重其事地答应。
钟未央看着她,笑道:“吃完喜宴再回来吧,不用着急,到时候,你跟在娘身边就好。别人要是问起我来,你就说,九少爷出远门了,我这段日子还要帮忙打理家事,不方便出门。”
“是,奴婢晓得,绝不多话。”赵嬷嬷认真答道,又说道:“这信,派咱们院里的婆子送过去吧?”
“不用,信上没写什么私事,让门口派个小厮送去就行,就派上次去送信的那个人吧!另外给他打赏。”钟未央显得不在意,很轻松地吩咐着。
“是,奴婢这就去办。”赵嬷嬷把信折好,装进信封里,又用浆糊封住了,然后就出去了,脚步急急忙忙的,永远改不了,带上两个小丫鬟,出了远门。
钟未央脸上带着笑意,走出了书房,出来看恩姐儿荡秋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