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娘抬头看了眼王也,心道自己这随便一拉,到底是拉了个什么人进来啊。
欣喜的点了点头,急忙小心翼翼的将宣纸对折,装进荷包,亲手放进高台前的锦盒里。
两人的动作自然被有心人看在眼里。
隔壁苏天鼎二人依旧一脸不屑的看着王也,不信他能写出什么好诗来,在场除了墨舞一人之外,苏天鼎自认才情不输给其他任何人。
舞台上,花娘诧异的看了眼王也,她可是个八面玲珑的生意人,只需看九娘的表情就能知道,这个陌生男子的诗作应该是不差。
最高兴的非墨舞不可,这个姐姐天天跟着伺候自己,要她作诗算是牵强,但要是论品鉴能力,那一句近朱者赤是怎么说的?绝对不差,绝计不差。
王也没有去理会这些人的心理变化,慢条斯理的拿起酒杯,九娘也是有眼力劲儿,急忙端起酒壶帮他倒酒,此时她看向王也的眼神,只有满满的崇拜和钦慕。
两炷香时间,是供客人们创作的时长,当第二根香烛也熄灭后,花娘忐忑的拿起那个锦盒。
此时她暗恨自己想得不够周到,为什么要准备一堆一模一样的荷包呢,唉···
“各位,这盒子里,一共是二十二首佳作,接下来,我们会将它们一一贴挂在台前,在场的贵人,除了这二十二人以外,其他人每人都有一票投给你们认为最佳的诗作···”
王也闻言点了点头,这种投票方式确实公平,参赛者本人不上去投票,那大家便都不知道哪一首是谁写的,也避免了一些强权之人舞弊的可能。
二十二张宣纸挂成一排,在场除了创作者以外的宾客们都齐齐站起身来,朝舞台前凑了上去。
一时间整个大厅喧闹异常,到处都能听到有人在朗读着上面的诗作。
而每当有人朗诵出自己的作品时,后头这二十二个人里,总会有人露出一脸得意的表情。
“七夕星河远,重入三弦歌···嗯,这首不错。”
“这首也挺好,乞巧望秋月,红丝几万条···”
“我这边这首更是佳句天成啊,你们听听,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
“不好不好,你们那些都不好,这首才是佳作···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
高台前,众人围着那一排诗作指指点点,有批评的,有赞扬的,有认可的,也有鄙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