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也停下来,拿起面前的酒杯喝了一口,见众人一脸思索,继续说道。
“第二步,鼓励移民,当然是突厥人移居我大唐,而我这竞技场就是鼓励移民的第一步,突厥人自小就在马背上长大,而且精通骑射和摔跤近战,但这些汉子除了当兵就只能呆在家里放羊,那么我就给他们第三条出路,来我这里参加比赛,赢了就有高额的奖金让他们采购物资衣锦还乡。
可是你们想想,这突厥距离我这里何止千里,而突厥人又是游牧民族,这一来一回估计都要找不到家人啊,那么是不是干脆直接带着家人一起来更方便?答案是肯定的,十万贯的诱惑对于突厥人来说想必不小,毕竟他们不可能在马背上认输。
到时候我再将赛期延长,同时建一些庄子作为奖励送给他们,试问,是在大唐享受锦衣玉食畅快,还是跑回突厥喝西北风舒服?”
听完王也的第二步,李渊眼里闪过一丝精光,笑着问道:“那第三步又是什么?”
“呵呵,这第三步就是仁政了,届时我们只需要在竞技场附近和边境开设一些启蒙私塾,专门免费教授突厥孩童大唐文字和语言,同时将我大唐的一些名人轶事当成故事讲给孩子们听就好。”
李建成听完王也的话,眉头一皱道:“前两步都是妙招,可是我们无缘无故为什么免费教他们的孩子读书认字,要知道我大唐许多百姓都还没钱读书呢。”
王也见这李建成竟然也知道百姓没钱读书的事情,笑着说道:“关于我大唐百姓授业的问题,我稍后也会和圣人私聊,呵呵。”
这时,萧禹突然一脸惊恐地看向王也,颤抖着说道:“城主,你今年二十四?”
王也纳闷道:“是啊!”
萧禹闻言更加惊恐:“这第三步你可在哪里见过?还是你自己想出来的?”
王也闻言面露异色,见躲不过去,尴尬道:“萧阁老不愧于当朝第一大学士之名,只是简单一说,您就想通了这个计划的关键,倒是小子自作聪明了。”
这时,一直安静倾听的李渊轻咳一声,示意萧瑀不要激动,然后看着王也说道:“就按你说的去做吧,需要朕如何配合,你尽管开口,五年时间可够。”
萧瑀闻言还要开口,却被李渊伸手制止,王也见状无奈道:“五年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