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误解和误会

作为国子监第一才子的诸遂良怎么可能不知道昨日万花楼发生的事情,但是想知道和被知道是两回事,特别是这个作诗的人还是通过自己最喜爱的师妹介绍认识的,而且还隐隐在书法上压了自己一筹。

只是今日的虞府多了一个诸遂良得罪不起的人物,所以也不好在口头上逞凶,只好将辛酸血泪往肚子里咽了。

虞府的新茶室内,这个茶室是虞凌烟根据王也的听雨阁茶室改建的,除了装饰更为典雅以外,基本没什么变化。

此时的茶室内,诸遂良正陪同虞凌烟坐在下首,而坐在上首的却是虞世南和多日不见的九江公主。

四人的面前是一张墨迹还未干透的宣纸,上面正是弄得满城风雨的那首诗作,只是宣纸上面的字体不是王也的瘦金体,而是虞世南亲手书写的一手正楷,只见书法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已然有八九分王右军的风采。

九江公主两眼放光的看着桌案上的宣纸,开口对虞世南说道:“多谢虞大学士赐字,九江感激不尽,必定将此佳作装裱收藏好的。”

虞世南也很满意自己的发挥,笑着回道:“哈哈,公主客气了,倒是能抄录这么好的诗作,让虞某沾了几分光啊!”

没错,虞世南酷爱文学,不仅仅是遇到好的文章要亲自抄录收藏,就是碰到这样的千古绝句也一定会不远万里的去求得原著抄录下来,如今九江公主亲自登门还带上这么好的一首诗,心里高兴还来不及。

一旁的虞凌烟此时正疑惑的看着宣纸上的三个字,自从九江公主登门拜访,到父亲亲自挥墨写下这首诗,虞凌烟这脑子里,那个贱贱微笑的坏人就一直在飘荡着挥之不去。

“听雨阁?这是什么地方?竟然有如此绝世佳人不成?难道是长安新开的青楼?”这时,诸遂良不合时宜的开口问道。

大唐的青楼和窑子是两个不同的地方,大家不要觉得逛青楼和逛窑子一样,这在那个时代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如果非要解释清楚,个人认为一个是精神消费,一个是肉体消费吧,嘿嘿。

九江公主原本还心满意足的看着宣纸上的诗,就等它干了就要收起来,然后告辞离去,没想到这诸遂良神tm嘴贱,忍不住说道:“你家才是青楼呢!没文化真可怕,哼!”

虞凌烟听到师兄的问题,本来想开口解释的,没想到这九江公主如此性急,但见师兄那尴尬的吃瘪样子,心里觉得好笑,还是解释道:“师兄有所不知,这个听雨阁就是那王城主的家,那日给你看的那首诗就是在这听雨阁中,王城主亲自写给九江公主殿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