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他还听说义王在汴京城备受圣上喜爱,横行京城,无人敢阻。以他这传说中的个性,怕是最最厌恶别人拿恩情道义什么的来压他了吧。
可是,当赵桀同苏辙他们一同出现在苏洵面前的时候,苏洵才知道一切都是他多虑了。
“参见义王。”赵桀刚一踏进门来,苏洵和程绮罗还有周围的仆从便急忙要跪拜。
赵桀走上前扶住了苏洵:“先生不必多礼,今日前来是有一事想要告诉你。”
苏洵连忙请赵桀上座,刚一落座赵桀便道:“我知道苏先生一直想要入朝为官报效朝廷,碍于身份我虽不能直接举荐你,但我的老师张方平之前曾任翰林学士,如今是益州城的长官,回去汴京后我便会立刻写信给老师告诉他你们的事情,到时候有了他的举荐,你们便可以顺利参加后年的礼部会试。”
“义王殿下……”苏洵苦读多年等得便是一个机会,想不到这个机会就这么出现了,难免有些激动。
“你不必谢我,你的儿子们都很优秀,我相信老师若是见了他们,也会喜欢的。”赵桀这么说着便站起身来,“时候不早了,我该回去了。”
想不到他这么快就要走,众人一时间都有些怔愣,竟然忘记了挽留,眼睁睁看着他向门口走去。
“义王殿下,中秋节后你便要回京了吧?”还是苏轼最先回过神来,他这一问,赵桀的脚步停了下来,他转身看他,点了点头。
“我记得若是去到益州,是要经过汴京才是啊。”苏辙这么说着,苏洵这才恍然大悟的拍拍脑袋。
赵桀看看苏轼和苏辙,了然一笑:“既然如此,若是你们以后来了汴京,记得来看看本王。”
“那我们能去吗?”史凌汐见苏轸盯着赵桀发愣,忙拉着她问道。
“那是自然。”赵桀脸上笑意更浓:“等你们来了汴京城,本王带你们见识见识天下最好看的风景和最好吃的食物。”
“那就这么说定了,不许反悔。”苏轸这才回过神来,看向赵桀说道。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将赵桀送走之后,苏家一家子坐在了庭院之中赏月。
月色皎洁,月光洒落在庭院中,耳边依稀还能听见街道上嬉闹的声音。
北宋的中秋节,通宵达旦,欢乐盛景堪比春节了。
“你们是如何碰见义王的?”苏洵觉得缘分真是件奇妙的东西,即便他没有自己去找赵桀,他的孩子们还是遇见了他。
“就是前几日我们上街买桂花酒的时候,正巧碰见了义王上街,当时有侍卫将我手里的桂花饼挤落了。”苏轸说着将那天上街的事情讲了一遍,随即又讲了今天他们在醉玉楼遇见后来一起去放孔明灯的事情。
程绮罗听到史安安也在醉玉楼出现了,不禁眉头一皱有些关切的看向史凌汐问道:“凌汐,你没事吧?”
“娘,你放心吧,你看我现在不是好好的吗?”史凌汐心中感动,虽然身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年代,但因为有苏家人在身边,让她觉得她并不孤单。
“没事就好。”苏洵闻言也松了口气,要知道如果不是之前凌汐在,苏轸的病根本就好不起来,对于他们苏家而言,她既是半个家人亦是救命恩人,对她关心一些也是应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