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男子看见九九的反应,也不见不快,只是直起身来朝着九九的位置走了过来。
于是,九九便看见了他烟白色袍子下摆暗色的花纹,也看清了他的面容。即使见过那样多的人,九九也不得不叹息一声,没有哪个男子有眼前这个店主这样的气质。眼前的人装扮随意,全身上下找不出一丝一毫华贵的装饰,可是他整个人便是最华贵的珍奇美玉。他眉目清朗,明明站在你的跟前朝着你微笑,却又让人感觉他身在空山新雨后的青山之中。
“本店偏僻,姑娘能寻到此处,也算得上是难得的缘分。”他抬腕袖子滑下,九九这才看清他手上拿着一份小札,小札是米黄色的封面,用黑色的墨汁写着‘大岐知否’几个大字:“只是不知姑娘来到此处,是否还记得归去的路?”
九九收回落在他手上书册的目光,冷笑道:“我既然来得,也自然回去得。”
那人仍旧是浅浅的笑,似乎是发现了她的目光,将手中的册子向前伸出,摊在她的跟前:“姑娘也看《大岐知否》?”
他的手指白皙修长,愈发衬得那书册文气隽永。九九感觉掌心的手指微微一动,身边的十一像是想要开口说话,她蓦地握紧他的手,制止他的动作:“就许公子看得,我看不得?”
“姑娘自然是看得的,怪我唐突了。”那烟白衫的男子收回手掌,将《大岐知否》的书册收回袖中:“这《大岐知否》乃月上西楼所创办,专供儒生知晓大岐国事,同时解析天下六合之间的民事政事,真乃是难得的佳作。只是它的发布只是三天一册,实在是让爱好者难耐苦等,姑娘以为如何?”
“古人向来有莫谈国事之说,怕的就是天下众人的悠悠之口,可是谁都知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我朝陛下英明,认为闭门以生优不如大白于天下,君主治国与臣子辅政皆在百姓眼前。月上西楼不过钻了个空子,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九九心里莫名有些慌张,奇怪这人为何会对着自己这样一个陌生人说出这样的话题。因为不知道怎样说才不会让他抓住自己话里的把柄,于是干脆实话实说好了:“再说了,像我这样的姑娘家,看这《大岐知否》不过是图个新鲜,真正喜欢的其实还是月上西楼的另一则刊物《桃色听闻》!这《桃色听闻》不仅内容丰富多样,而且是一天一册,看着过瘾,公子以为如何?”
月上西楼是汴津城里最有名也是规模最大的书肆,前身不过是一家平常的印刷厂罢了。五年前它的创始者聂老板去世,换了老板的儿子接任,他极有商业头脑,将印刷厂改为即可刻书又可卖书的书肆。旗下招收了许多科举无名却颇有才华的书生,专门写书著作,用来贩卖。四年前的时候不知道何故,创办了两则叫做《大岐知否》和《桃色听闻》的刊物,前者为正,专门介绍国事;后者却是剑走偏锋,专门介绍大岐各地的新奇杂谈,这样一来几乎垄断了大岐所有的书肆行业的生意。到如今,他的书局已经遍布大岐各地,那两则刊物也已经成了王孙贵胄平民百姓雅俗共赏的读物了。
只是那《桃色听闻》一般多涉及奇谈与名人轶事,因此多为闺中女子休闲暇趣的物件,男子虽然也有涉及,但是很少有人会在公共场所讨论,故此九九才有这样一问。
谁知道她这话一出口,那边的公子却是丝毫没有这种顾忌,接着她的话就说了下去:“那《桃色听闻》倒真是有趣得紧,我自然也是看过的,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现今它连载的是正是青衫客的《月瑶姬》。”
作者有话要说:话说,要是点击下去,我不知道什么时候真的会哭的……哎,昨日圣战,宿舍停网,人生一大憾事!
一直想给他们呐喊助威的说,我们中国人不是好欺负的……
————
排版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