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小娘娘误入昆仑山(一)

莫桑传 清酒红人面 1268 字 9个月前

昆仑山,太虚峰下。

连绵起伏的山脉似有万里,山间云雾缭绕,隐隐可见紫气东来。太虚峰乃昆仑山主脉之一,以通天之势耸立于此,山壁陡峭,仰望其间,宛若游走的巨龙。山顶在云雾中若隐若现,虽高耸入云,顶峰却不似寻常山脉那般覆着积雪,反倒是翠竹成荫,影影绰绰间,似披着蝉翼般的薄纱。

山脚下,两个穿着白色道袍的少年徐徐走着。

“二师兄,师父说不可随意下山,我们还是早些回去吧。”说话的少年看起来约莫十一二岁,他面色略显焦急,有些不安的环顾四周:“且如今天下尚不太平,万一出了什么事...”

另一个稍微大些的少年不甚在意的瞥了他一眼,嘴里叼着一根不知哪里摘来的野草,道:“师父去太渊峰论道了,这几日回不来的。”他见对方叨行了一路,不由得不耐烦道:“世暄,你若不想下山,还跟着我作甚?”

名叫世暄的少年脸色微微一红,小声道:“路途略远,我...”

少年抿嘴,似是拿这个师弟无可奈何:“罢了,别再多话,今日市集热闹的很,我正寻思着给诸位师兄弟带些好东西,何况如今多了个受伤的小师妹,即便师父发现了,便说是去寻些药便是了。”他笑吟吟的半搂着世暄的肩,道:“且听闻今日太白峰的几位师兄下山办事,若有机遇,不定能讨教讨教。”

张世暄闻言不禁哑然,想到师父为师兄取字“逸和”,不想其性子却反其道,心下叹了一口气,紧跟了上去。

昆仑一脉历经千年,祖师为三清天尊,是以道教之首,主峰分为四脉:太虚,太白,太渊,太灵,另有分脉无数。山峦纵横交错,天地间灵气四溢。距昆仑山脚不过几十里地,便有一地曰“三清镇”,镇民虽不修习道家之术,但因生于灵气充沛之地,且护佑于昆仑山,比寻常百姓倒是要康健几分,时常与昆仑山换些物什生活,若子孙中有天生灵根之人,便送去昆仑山修习道法。

而两个少年一脉,正是当今掌门首徒座下,二人皆称掌门一声“师祖”。

此时的太虚峰上,一排小屋坐立在林中,屋中一个少女,正捧着碗,仿佛饿了许多日一般,直到见了底,方舒了口气,面颊也红润了起来。

填饱了肚子,回想起这几日,竟如同做了几日梦一般,她出身于冥界,待了几十年早就憋闷无比,于是趁着人间大乱,魂体大量涌入冥界之时,她带着一身法器,偷偷溜了出来。哪知刚出酆都城门,便遇人伏击,且那一击必杀之势,若非带着护心镜,自己早已魂归天外了,即是如此,也是舍了一身法器,才堪堪逃走,且当时慌乱之下越跑越远,最终欲用灵符逃生,却忽降天雷,直直劈得她失去了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