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司明听说他姐以后学文,立马就举手说他也要学文。
陈司宁问:“你文科比理科更能上手一点吗?”
陈司明理直气壮:“都很差。上手都一样困难!”
面朝他姐,陈司宁又笑嘻嘻:“但我想跟着我姐选一样的,姐姐你带带我呀,好不好。”
好不好这三个字,陆沂喜欢说,陈司明也喜欢说。
陆月怡对着陆先生也喜欢说。
听得人心里软趴趴的。
很快到了周一,陈司宁背着书包走进高三一班教室时,小部分学生在埋头看书,还有两个看到她,脸上似是尴尬又是好奇。
“同学,找人吗?”
约摸是班主任还没说会转来一个新同学,陈司宁笑了一下:“我是转班过来的。”
高三一班坐的位置很满,剩下的就是最后一排,陈司宁拿纸巾擦了一下桌椅,把书包放了下来。
陆月怡今天一早上起来眼皮子就一直在跳,走到教室,她终于找到眼皮跳的原因了。
怎么又是陈司宁?
怎么在哪都是她?
陆月怡将情绪藏好,放下书包,朝陈司宁的位置走过去。
成绩好的人一般都能在班级里占个鳌头,如果长得好看人缘还好,那很简单就能成中心人物。
陈司宁与她有几面之缘,再加上,她们小时候实际认识,无论陈司宁认不认得出她,陆月怡也得把这事给圆了。
如果她不是第一个伸出橄榄枝的人,那回头陈司宁和人说起和她认识,她陆月怡却装作不认识的样子。
那就难看了。
陆月怡双手撑在桌子上,她问:“司宁,你这是转班了吗?”
陈司宁点点头,“以后还是学文科。”
文科和理科不同楼层,连成绩也没有互通,所以陆月怡只是哦了一下,陈司宁不是个话多的,陆月怡只觉完成任务,落下一句:“以后有不会的可以问我。”
陈司宁又是点头,落在陆月怡眼里实在有些古板,但她刚才近距离看了,陈司宁真比以前好看太多了。
陆先生喜欢好看的人,陆月怡眉眼里多了几分不耐烦。
高三就是理科和文科,从理科转到文科,文科转到理科都是有,但很少第一学期都进行大半多了才转,这耽误的都是高三学生最宝贵的时间。
而且有个说法,不止他们这里有,其他学校,其他地区都有。
文科转到理科,是因为聪明,但是理科转到文科呢,那是因为学不下去了,被老师逼着去学文科多背背高考还有点希望。
高三一班有和陈司宁以前同班的同学,见到人,自然就说起以前陈司宁成绩不怎么样,这还是含蓄有礼貌的说法。
反正不过一个早课的时间,高三一班的同学,爱聊天的,基本认定陈司宁成绩不好了。
陆月怡成绩优秀,她心里好笑,却面上大方,听完前后讨论便说:“我和陈司宁认识,以后也能带带她。”
高三一班的女同学多,一开始说成绩,后来就说女孩子都会关注的外貌,论长相,陈司宁即便以前不爱打扮,是个老学究,都是好看的。更别提现在还青葱了不少,混在一群学生里面显得更加出众。
再好事也不会将陆月怡和陈司宁拿来作比较,都是高三学生,知道什么叫做礼貌。
但对陈司宁外貌的夸奖还是和不要钱似的涌进了高三一班,譬如她皮肤白皙得像雪,眼睛很好看,瘦瘦的很有气质。
陆月怡虽然埋头写作业,但是越听越恼火。
不论是小时候,还是现在,只要陈司宁在,论相貌还真是都偏向她。但是又能怎么样,反正现在她是离陆叔叔最近的孩子,成绩上,陈司宁也不会赶得上,无论转不转文科陈司宁怎么样,就该怎么样。
她不无恶劣地想,陈司宁空有图表的花瓶,凭什么和她相提并论。
手中的笔越写越快,直到水笔剌了纸张,陆月怡才怔了一下停下笔。每次只要陈司宁在,她都不会好过,她也觉得自己好笑,陈司宁根本不知道这些,她却因此恼羞成怒。
历史课时,
高三一班的班主任才姗姗来迟,她上周有事请了假今天才到班级,一见到最后排的学生才拍脑门,忍不住笑道:“上周走得急忘记说,我们班来了新同学陈司宁。”
班级同学非常礼貌地鼓掌迎接新同学。
何老师就和大多数老师有一样的习惯,每次迎接新同学,都得把人请到讲台上来好好来个自我介绍。
陈司宁于是走上讲台,面对着一教室陌生的目光:“我是陈司宁,希望和大家一起努力学习,争取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发言中规中矩,但何老师却不乐意就这样了结了班级里新兴好苗子的自我介绍。
她乐呵呵地告诉全班同学:
“陈司宁同学上一次月考,是理科全年级第一名,但因为喜欢文科的原因才转到我们文科班来的,非常了不起!”
高三一班全体静默,就和曾经的高三七班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