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这家医院的历史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呀,医院的病人医生护士们你们就没觉得这里有点阴冷吗?
不过说到这,我大抵明白为什么这地方的感觉不太对了,曾经是义庄,而义庄......天晓得周围有没有乱葬岗,阴气能不重吗?也不知道谁这么有眼光,竟然在这种地方建医院。
若非解忧在这,我估摸着,这地方十之八.九得出事。
啥?为什么解忧在这就不会出事了?丫身上的功德之光虽然没安安和美人那样能亮瞎钛金狗眼,但也不弱,也不知她是救过多少人,行过多少善,积了多少福。
功德闪闪,又有数百年,也可能千年的法力,比去寺庙里请尊金佛回来更能镇场。
言归正传,说不清具体的年代,那个时候,这里是一座义庄,用来停放客死异乡的异乡人尸体的。鹤城在以前并不是什么繁荣发达的地方,山路艰难,死在这,尸体能不能回乡很是问题。
若是现在,肯定尸体火化快递送回家,但民国那会有快递吗?自然是没有的,就算有,那会儿人族也不兴火葬,土葬才是华夏的主流丧葬传统。
客死异乡了,亲人会想方设法将死者的尸体带回家乡安葬,即落叶归根。
然而,鹤城虽有楚之咽喉的称呼,却从来都不是什么交通发达的地方,尤其是古代,走兽毒虫横行,道路不是一般的难。等信送到死者家人手里,家属再或亲自或托人来运尸,尸体只怕烂得差不多了。
华夏对落叶归根这四个字很是执着,因此义庄、赶尸人这种特殊存在应运而生,尤其是义庄,以前的时候可以说全国都有。
医院的前身,义庄的最后一任看守者的家族有遗传性的精神病,虽然不是百分百会得,但几率超过了七成,最后一任看守者就是这么一个倒霉蛋。只是相对他的亲人而言,他还算好的,只是间歇性发作,不是一直不正常。也因此才能够成为义庄的看守者,不是谁都想看守义庄跟尸体打交道,嫌晦气。看守者找不到别的工作,就是他的情况,根本没人敢雇他干活,唯一能找到的工作便是谁都看不上的义庄守尸人。
守尸人从懵懂少年一直做到了青年,依着常理,这份工作他会一直做下去,做到死,最终在孤寂中死去,成为山间的一座无名坟茔。但这常理只有一半是对的,守尸人的确做到了死,却没有孤寂至死。
进入青年后,守尸人的精神病便好像完全好了一般,神智越来越正常,后来赶上战乱,他还收养了不少孤儿。而因为自己的经历,守尸人还开始尝试给人治病,不是感冒发烧之类的毛病,而是精神病。
好好的义庄硬生生的被他给弄出了精神病医院的雏形,而在他死后,义庄便彻底改成了精神病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