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时内乱不止,外族来袭,大安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所有人人心惶惶,民不聊生。
最后太子白烨站了出来,逼宫安王,夺了皇权。
之后白烨亲自到顾汉知墓前磕头请罪,追封“忠义文侯”,让其子顾云生接替吴洲知府一职。
又开仓放粮,并带着佳宁亲临施粥铺,喊出:“请乡亲们放心,就算我和王妃吃不上饭,也决不允许任何一个大安国子民饿死。”这一举动耗尽了大安国四分之三的储备粮,却换得了大安国内部的稳定。
事态平定下来后,白烨开始严惩贪污官员,朝堂之上人人自危,一番洗礼下来,朝廷官员换去了一半之多,白烨也彻底掌握了实权。
之后安王退位,白烨登基,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这期间发生的事情佳宁再清楚不过。那时她与白烨刚成婚,白烨什么事都愿与她说一说,为了安抚民心,营造出平易近人的形象,佳宁在白烨的授意下每天都会去朝廷开放的施粥铺和义诊医馆看望灾民,安慰他们,给他们以鼓舞。
也因为那段时间与灾民们的同甘共苦,让佳宁在百姓中间的声望极高,后来随着白烨对她感情一点点冷却,美人们一个个的入宫,白烨几次动了废掉她后位的想法,都被大臣们用皇后娘娘“深得民心”四个字给阻止了。
上一世的灾难还会发生吗?
佳宁忧虑的看向灰蒙蒙的天空,心沉甸甸的。
前世洪灾、旱灾虽然最后都得以了平息,但大安国也为此付出了太多的代价,百姓伤亡过半,国库被掏了个空,外族趁机侵犯不断,多少士兵死在了战场之上。
三年的自然灾害让大安国休养生息了十年。
想到这些,佳宁陷入了深深的沉默,她不希望前世的悲剧再次发生。
洪灾、旱灾她阻挡不了,但如果能提前预防,修建堤坝水库,就可以大大减小伤亡。
前世白烨论罪的时候判了掌管天时星历的太史令凌迟处死,说是如果他能提前预测出洪旱灾害的话,就可以提前预防,大安国也不会伤及国本。
如今佳宁知道洪旱灾害即将发生,却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她现在的身份处境根本做不了任何事情,说出来也没有人会相信。
雨淅淅沥沥的下着,打湿了佳宁的裙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