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嫏嬛馆

窗外的树梢顶端流转婉转清脆的鸟鸣,秋意日深,空气里弥漫着山间清冷的湿润。

一只瘦棱干枯的手将书架顶端灰青色的帙袋拉下来,灰尘断断续续地往下落,老人捂着口鼻一阵咳嗽,背后及时伸来一块方帕,解了他的窘迫。

“趁着今日阳光不错,你把这些卷轴拿出去晒一晒。山里常年潮湿,我担心它们要霉了。”

老人佝偻着背,一下一下拍打着帙袋上积满的尘埃。他背后跟着的年青人帮忙将袋子上的抽绳拉扯开,陈年纸制品的气息漫溢出来,里面放了数十支现在看来十分罕见的书轴,褾上已经有被蛀虫侵蚀的痕迹,吊系在外面的硬纸书签上油墨也晕得差不多没了。

“《灵飞六甲经》。”年轻人展开一卷,轻声读出右边入潢的纸面上显出的几个大字。

“是啊,当年天山雪的存思六卷之一,现在被斥为伪经了。现今只有这里馆藏了最后几卷。”

老人嘶哑的嗓音回荡在空荡的室内,穹顶上垂下的锦幔素纱在穿堂风中轻轻晃动,秋光寂然。这里除了他们两个活人,只剩下卷帙浩繁的书山卷海。

嫏嬛馆,昆仑的藏书阁。当年的昆仑内门弟子更习惯跟着掌门通俗地把它叫做“大图书馆”,昆仑还未崛起的时候,玉简还是极其金贵的法宝,且能够存储的容量少的可怜,所以大部分人还是习惯用纸和文字作为信息的载体。嫏嬛馆盛极的时候曾经馆藏三百七十万卷,天下存书,几乎尽入囊中。

内门弟子的学制还未更改的时代,嫏嬛馆日夜都人数爆满,挑灯夜战的昆仑弟子从馆内一直坐到馆外的台阶上。学问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导师常常上完课之后就难觅踪影,自学能力不够的,早晚会被淘汰。

“晚辈记得,当年昆仑的计划是把这些写在纸上的文字全都刻进玉简里,怎么一直迟迟的不肯动作呢?”年轻人提着帙袋跟随老人转到了下一个书架旁。

“有这么回事么?”老人的喉咙里嗬了几声,

“你一个刚筑基的小子,知道的倒还不少。”

“也是之前还在外面的时候,偶然听来给来给晚辈们上大课的金丹前辈提起的。”年轻人笑了笑,谦逊地垂下清秀的眉目。

“那我不清楚。”老人挥挥手,“不过嫏嬛馆经历过一次雷灾,兴许有也给劈没了。”

“竟然还有这等事么?”

“怎么没有?”老人眼里闪动出奇异的光彩,他比划着,仿佛亲眼见证过了那场大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