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是谢允之献了一张纸作为贺礼,丞相谢晟、驸马谢意之见了,俱是忐忑不安,谁知明帝看了,大笑起来,原来那纸上写的是针对近来边疆袭扰的妙计。
“好!好一份贺礼!!”明帝高兴地站起身来,“兵部拿不出办法,将军们也进退两难,叫满朝文武头疼的事情,却被一张薄薄的纸给解了,谢相,你的这个儿子,若囿于大理寺少卿之位,可是委屈了他!”
谢晟听明帝似要给允之升职,忙劝道:“陛下,犬子还年少,他初入仕即居四品高位,臣已日夜惶恐,犬子心性未定,对世事人情尤其不通,还须多历练…………”
“才十五岁,朕不急,大周也不急”,明帝笑朝那红袍少年道,“朕等着你成为大周朝的栋梁!”
谢晟见允之直直地杵在原地,轻斥一声,“还不快谢陛下赏识!”
谢允之闻言正欲一躬,上首明帝却笑道:“先别急着谢,朕还要另讨一份贺礼”,含笑的目光似有若无地掠过苏苏,又回到谢允之身上,“朕听说你笛艺极佳,今儿寿宴上,必得露一手!”
谢允之“是”了一声,明帝又笑道:“可不许吹那些熟烂了的贺寿之曲,不拘曲风,捡你最中意的来。”
最终谢允之在寿宴上献奏的,是那首《静夜》,与从前曲中空灵寂静相较,如今谢允之的笛音中,多了几分不可言说的婉转。
笛音渐消,明帝率先抚掌赞道:“笛吹得极好,这下半阙续得也极好。谢少卿纵无经纬之才,单论曲艺,当世亦是一流。”
席中的苏苏默默饮了半口酒,这正是上一世的谢允之,在他前半生所选择的道路……
她正想着,忽听斜对面的慕容离,轻摇着手中折扇道:“请问这下半阙可是少卿所续?曲意之幽婉,有些不似少卿性情啊…………”
苏苏心中咯噔一声,只听谢允之淡道:“是在下朋友所续。”
“可否请少卿道出友人之名?”慕容离笑道,“能续写如此佳曲之人,若籍籍无名埋没于世,那就太可惜了。”
苏苏持箸的手暗暗握紧,谢允之收了竹笛在袖,轻道:“她不在乎这些,世人对名利趋之如骛,而她,避之如蛇蝎。”
慕容离似还要追问,但御座上的明帝已笑着吩咐云韶府进舞,彩衣流光的舞姬们涌入宴中,谢允之寂然退下,苏苏也悄松了口气,终于有心情,去夹方才萧玦夹给她的胭脂鹅脯。
但筷子还没伸到鹅脯上,身旁的萧玦,已将那小碟挪开,“凉了”,他神色平静地另舀了半碗百合莲子羹,递至苏苏面前,“来,尝尝这个,最是安心宁神的。”
帝王寿宴设在翠微宫万寿楼,共有热菜二十品,冷菜二十品,汤菜四品,小菜四品,鲜果四品,瓜果、蜜饯果二十八品,点心、糕、饼等面食二十九品,共计一百零九品,自午时始,申时终,长达两个时辰。
明帝只坐了小半个时辰,即在众人的祝寿声中,饮了万寿酒,摆驾离去,他一走,宴会气氛松快了些,尤其熟识的皇室宗亲之间,随意了很多。
萧玦被几个兄弟围住吃酒,楚王更是直言“上次叫你跑了,这次非得灌醉你不可”,苏苏看他们热闹得很,自起身离座,到外面透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