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茵始终在状态之外。两个人分明在谈论着关于她的事,她却觉得这一切都有种说不出来的荒唐感。
见女儿的脸色还算红润,谢夫人放下心,又在女儿身边坐下来,温声说:“你弟弟染了风寒,今日在府里养身体,我这才没领他过来。你兄长得陛下重用,昨日外派赈灾去了,但心里也是记挂着你的。”
“至于你父亲……”谢夫人眉一皱,“他那犟脾气是不会同你认错的,但心里也知道之前对你说的话过分了,正后悔呢,你别怪他。”
说完又怅然说:“我同你说这些又有什么用?之前发生过的事你都忘了。不过忘了也好,过去你是鬼迷心窍了,要珍惜眼前人啊。”
谢夫人虽然心里舍不得女儿,但此处是齐王府,她一个妇道人家不便久留。又坐了一会儿,和谢茵说了些从前的事,就依依不舍地告辞了。
当然,她口中所讲的那些过去,谢茵听得云里雾里的。什么三岁便可辨琴音,五岁能读诗书,才一学琴就惊艳了教琴的师父……谢茵默默当成传奇故事来听,仿佛故事里的人和她没有半点关系。
因为过去的谢茵,她根本不熟啊。
临走前谢夫人不厌其烦地多次嘱咐青如,一定要悉心照看着谢茵。
而等谢夫人一走,谢茵的心情也多少受了些影响。她望着窗外,认真地回想过去,只是想得头都大了,还是觉得脑袋里空空的。
青如也跟着陈恒身后去送谢夫人了,留暮荀在房里照顾。
暮荀看出王妃心情不好,只是她嘴太笨,又是新来的,不知怎么安慰才好,犹豫半天,突然开口问:“王妃您想不想吃点儿东西?”
谢茵稍稍打起些精神来,说:“端一些过来吧。”午觉虽然没睡好,但睡醒了还真有些饿了。
谢茵嫁过来之前,齐王府就已经建好了。那时候王府里只有陈恒一个主子,他对饮食起居的要求都不高,方便快捷就好。厨房的师傅空有一身手艺无处施展,这回府中终于有了王妃,还是个好吃的,普通的素菜也被急于施展才能的师傅做出了花儿来。
除了每日三顿正食,还有各式点心。谢茵前几次都对厨房师傅的手艺报以了极高的评价。
闻言暮荀连忙去桌上端了碟白糖糕过来,糕上点缀着玫瑰卤,看起来就让人有食欲。她把碟子放到谢茵面前,盯着她拿起一块,然后慢吞吞地往嘴里塞。
不过这一回谢茵没有点评的心思了。
暮荀站在一边候着,心里想:今日厨房师傅怕是要白等了。她从前是在厨房当值的,知道师傅这两天最盼望的事,就是能听到王妃的“吃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