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檀在喝完的那一刻终于下了决心,不管别的,这泡茶看来她是要好好跟着学一学的,将来自己喝茶的时候也能用一用。
一天的课程下来,两姐妹已经筋疲力尽了,回头坐在炕头上,一个给一个揉着肩膀,这时候不免感叹道:话说这贵族人家的小姐也真不是那么好当的,就这一天下来的穷折腾就够人接受的了。
。。。。。。
八月初,宫里来人报了丧,贵太妃薨逝。太后娘娘不堪打击病的起不来床,皇上为表孝心,缀朝三日。宫中各处挂起了白幡。
外命妇们要进宫哭丧,一时间国公府又忙活了起来。
长公主早就去了宫里侍疾,明老太太带着家里的媳妇儿后脚也进了宫,三太太还好,整日就是跟着老太太早出晚归,可是苦了大太太,要跟着去宫里哭丧,回来了还要拖着疲惫的身子管着家里的庶务,一时里人都跟着瘦了一圈。
三太太便趁机在老太太跟前有意无意的递着话,大意就是看着大嫂如此的辛苦,她这个当弟妹的实在有些不落忍,不若也帮着她忙活忙活。
老太太虽说有些年不问家事了,可是老人家一点都不糊涂,这个三儿媳妇儿是个什么德行她是最清楚不过的,尤其这还不是自己正经的儿媳妇儿,自来就不怎么瞧得上,这时候瞧见她又要开始上蹿下跳,老太太当时没作声,转头就叫了自己的亲外孙女过来,吩咐着让她去了大儿媳妇儿那边帮着料理家务。
俞婉今年也十四了,早一年就跟着教习先生学习管家,这时候正好学以致用,大太太那边得了信也很高兴,自己未来的儿媳妇儿过来帮忙,她求之不得,只是以往这孩子都是在老太太的身边,她也不好径自指使,这下倒是好了。
三太太得了消息,气的一口银牙差点没咬碎了,这个死老太婆还是不相信自己,不就是因为他的丈夫是老太爷的庶出吗,就这么不待见他们。想到这,又想起自家那个没用的丈夫,这时候也不知道上哪花天酒地去了,一时里又气的不行。
外面的忙乱和姑娘们没有多大的关系,只是老祖宗交代了家里的孩子们这段时间是不能穿艳丽的服侍了,就是这身上头上的首饰也尽量别戴或是挑些银质木质的戴。
府里的气氛明显不如从前热闹,丫头小厮们来来去去的也都尽量能不言就不言,规规矩矩的做着自己的事情。
受其影响,明檀和明棋两个下了学之后就老老实实的呆在自己的屋子里,哪也不去。
这期间明凤泉又请人帮忙给她们送来了一些东西,里头除了一些做好的衣裳,还有两个荷包,里头是些散碎的银子。
明檀早就听韩妈妈说过,府里的姑娘们每个月都有统一的月例银子,她们两个也不例外,况且在国公府里,的确也没什么需要花销的地方,不过有一点还是挺需要钱的,那就是时不时的要打赏一下下人,这是大户人家主子们的惯例。
两姐妹初次学着打赏的时候,还真是心疼的手都有些发抖,毕竟从前就是在家里,她们手里都不怎么能见着银子,在这里最先学会的不是存钱竟然是花钱,还是给那些本应侍候人的奴婢们。
八月七号之后就是立了秋,天气渐渐没有以前那么炎热,早晚更是需要添加衣裳,这时候国公府里就开始派发秋季和冬季的衣裳了。
下人们抬着个樟木箱子进来,明棋忍不住好奇的上前,就有大丫鬟利落的掀开了箱子的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