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二甲传胪

一般公务庞太师自不会与她说,不过今天之事涉及女儿的朋友,庞太师便说了两句。

如今的官场最是讲人脉交情,就如庞太师、王延龄这般正直的官员,在朝中也少不得有几个志同道合之人。包拯没有奉承几位考官,庞太师却在殿试之上为之进言,少不得被打入庞太师一脉。

不过三鼎甲都是王若钦推荐的人选,若是包拯愿意表示一下,王若钦倒也不会太过。偏偏包拯眼里容不得沙子,竟没有给王若钦和丁谓送礼。

王若钦便立时觉得包拯看不上自己,或有庞太师背后主使,于是在新科进士的派官上便出手为难,要将包拯的授官压低一级。偏偏如今的吏部尚书也是王若钦一系的,庞太师便没讨了好处。

二甲传胪虽然不是三鼎甲却也该入翰林院。正所谓不是进士不入翰林,而朝廷的丞相也大多做过翰林。可翰林清贫,若是被上官为难,却也极难做出政绩,更不要说升官了。

那不够圆滑,没用门路的进士做了一辈子翰林的也并非没有。

“既然如此,爹爹何不为包叔叔谋个外放?”

“外放?”

“包叔叔说他考科举也不是为了功名利禄,而是想要做个造福百姓的好官。”庞玉雪娇声道,“既然如此爹爹给他谋个外放,就算是小小知县也能造福一方百姓呀!”

“他本该入翰林,谋个外放倒是容易,只是如此反而让王相称心如意了。”

“爹爹计较这些做什么,那王相官做的大,却也不如我爹爹厉害。爹爹比他年轻许多,他又大不过官家,也许都没几年好活了,谁与他争那口气。爹爹没见八贤王都没说话么?”庞玉雪道。

官家倚重八贤王,不过八贤王素来智慧,并没有对朝政过多插手。王若钦和丁谓毕竟是官家倚重的人,只要行事不要太过,八贤王都不会出面。

“净胡说!这等话可不许乱说。”

庞玉雪嬉笑道:“我只与爹爹说,再说也不是咒他,是他真没几年好活了!”

“你的话倒是没错,不过包拯那事都是你想的,老夫倒是不好去见他。依着他那脾气定然也不肯来见老夫的。你明日去问问他是否真的愿意外放。”

“知道了,爹爹!”庞玉雪又道,“其实爹爹的官已经当得好大了,爹爹只要我和姐姐弟弟三个孩子,我们又不要爹爹花许多钱养。爹爹并不需要和王若钦、丁谓之流那般汲汲经营呀。没得余荫子孙倒是给子孙招祸呢!”

“你这小鬼倒是教起你爹来了。”庞太师嗤笑道,“别以为老夫不知道,前段日子那些上门的举子就是你作弄的。”

“哼爹爹是太师,朝中自要培养几个自己人。可是那些个趋炎附势的小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见了没得污了爹爹的清名。我就是不许他们上门,爹爹知道了都没说,可见也是同意的。”

庞太师沉吟片刻,心中一愧。

人生在世,最难的是初心莫负。他年轻时也如包拯般一腔热血,可是随着手段越发圆滑,官越做越大,壮年得志,难免有些忘乎所以。

如今听到庞玉雪的话,不由心中一震。若是长此以外,谁知道他以后会不会也变成王若钦、丁谓那般面目可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