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杀人命案

玉真子回到道观中,庞府却迟迟没有来请他化煞,心中便有些忐忑不安,生怕庞府发现他骗人。可是,很快玉真子却没有精力去想庞府的事情了,因为玉虚观开始闹鬼了。

庞玉雪道:“玉虚道长曾经说过,人死之后,若是寿终,会有牛头马面前来接引去地府,再有判官审定一生功过,决定等待投胎还是在地府受刑,不会在人间游荡。可是病死之人和死于非命的人却因为怨气太大会无法入地府投胎。不过,能够化作厉鬼在道观里作祟,怨气一定不小。”

“玉虚观闹鬼会不会是玉虚真人的冤魂?”洛风沉吟道。

“是啊,小姐,玉虚道长是被玉真子害死,只怕怨气非小。”林西忍不住道。

“可是玉虚道长生前一直觉得人有人道鬼有鬼道,虽然他被玉真子害死,但是我相信道长是不会化作厉鬼的。再说了玉虚观的鬼不仅仅吓玉真子,连其他小道士也对付,肯定不会是玉虚道长。倒是被玉真子掐死的那个女人更有可能。”

“是也不是,去玉虚观看看便是。”

洛风用绳子绑了玉真子进城,城门的守卫还想查问,可是洛风一拿出官家赐给他的令牌就没有人过问了。

“看来官家对洛风哥哥很好嘛!”庞玉雪嬉笑道。

“可惜——”洛风叹了口气,没有说什么。

官家算不得好人,也不是坏人,却绝不是一个好皇帝。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说起来官家的经历与汉武帝、唐玄宗等前朝帝王还有几分相似,却又比这两位少了些胆气。

真宗即位之初,任用李沆等为相,勤于政事,吏治清明,大宋可以说是蒸蒸日上。景德元年,辽国入侵,宰相寇准力排众议,劝真宗亲征。

双方会战距都城东京三百里外之澶渊,局势有利于北宋。可是真宗却惧怕于辽国的声势,在大宋占据优势的情况下以双方交战已久互有胜负为由,不顾寇准反对,每年给辽一定金银为“岁币”于澶渊定盟和解,史称“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之后,大宋虽然进入了经济繁荣期,不过皇帝放弃大宋优势甘愿每年送岁币给辽国,终究为人诟病。朝廷素来优待士大夫,这笔岁币自然是从百姓身上出。

到了官家年岁渐长,因为迟迟没有子嗣,连勤政也做不到了。官家万年任王钦若、丁谓为相,这两人为了迎合官家,常以天书符瑞之说,荧惑朝野,官家也从此沉溺于封禅之事,广建宫观,劳民伤财。

这些年百姓的赋税是加了又加,若非有八贤王、庞太师、副相王延龄等大臣在,只怕大宋早已是风雨飘摇。宋主怯弱,辽国被养大了胃口,少不得又贪心了些。这次庞太师之所以出使辽国,便是辽国要求增加岁币。

庞太师乃是主战派,进士出身却精通军事。他如今官至枢密院使、太子太师,本不该亲自出使辽国。只是八贤王担心主和派官员前往最后少不得加岁币了事,便向官家力荐了庞太师。

三人绑着玉真子回到了玉虚观天已经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