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老三家的,不就是陆秀才没答应你家二丫进门吗?至于这么酸溜溜的。你自己也不想想你家里是啥情况,就敢肖想我们的秀才公,这不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吗?”
站在中间的蓝衣妇人捂着嘴咯咯的笑了几声,像是说了什么好笑的笑话,她周围一圈的妇人们也跟着笑了起来。不怪蓝衣妇人这么说,主要是因为这里是有一段渊源的。
孙老三当初和陆秀才的父亲关系亲近,两人好的能穿一条裤子,还约定好以后生了娃就结个娃娃亲,两人当个亲家。
后来陆父娶了莲花村的李氏,孙老三则是在村里找了赵柱家的大闺女。李氏先生了个儿子,紧接其后赵氏生了个女儿。
这前后脚的功夫,两个孩子就差了三个月,这就是天注定的缘分,陆父和孙老三两人订了个娃娃亲,彼此交换信物。
可天有不测风云,陆父在一次上山打猎的时候,被野猪给咬死了。
陆家所有的钱都是靠陆父到山上打猎挣的,陆父一死,陆家没了钱的来源,再加上给陆父办丧事,钱花了不少,陆家生活就不好过了。
一个寡妇带着一个七八岁的孩子,这日子实在是很困难,再加上李氏坚持要让儿子去学堂里读书,每年的束脩便要一两银子,再加上毛笔和纸张钱,一年至少要有一两多的银子。
这对山水村的村民来讲,省一省便能有的银子对于陆家来说无疑是一笔巨款,李氏省吃俭用,勒紧肚皮供儿子读书。
就在李氏以为熬出头的当口,孙家来退亲了,赵氏将陆家的信物还了回来,说是他们家大丫耗不起。退亲后的一个月,孙家大丫就嫁给了邻村一个木匠。
可就在陆秀才中秀才的当日,孙家又提起了这娃娃亲,说是他们家大丫嫁了,但二丫年岁跟陆秀才差不多。
李氏这么多年把儿子带大,自然不是什么懦弱温柔的性子,上回大丫退亲还是因为自家看不上孙家,又担心退亲耽误了名声,方才默许了此事,不然以李氏的脾气找上门去骂你个三天三夜都不带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