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第十一章

皇后命不久矣 照何年 2124 字 9个月前

方昊俯下身,端正行礼:“臣幸不辱命,西南边患已定,兵马亦操练得当。臣已将详细情况在奏折中写明,呈交兵部。”他身量颇高,身材矫健,一站起身,整个人就显出一股战场上厮杀出来的冷峻和强悍,当年先帝曾对年少的方昊赞不绝口,称他有名将之风,更胜其父。殿中诸人如今亲眼所见,当知先帝所言非虚。

皇帝点头道:“定远侯辛苦。虽然你在假期里,但朕这里新收到一封密奏,整座上京城中,你大概是最清楚其中内情的,所以特地将你请来相问,”

“臣必定知无不言。”

皇帝看了许秉臣一眼,他会意,从御案上取了一本朱红奏折递与方昊。

方昊接过,一目十行看了下来,眼中有一丝惊讶闪过,但并没有很意外:“狄蛮的老蛮王病逝了,大王子在七日前继位为新王,他有意遣使来大乾以求两国和解。”

朱锦安道:“据探子所报,老蛮王一月前就已经亡故,大王子秘不发丧,直到七日前才正式称王,依你所见,这其中可有什么内情?”

方昊道:“臣这两年都在南方镇守,对北地的事不甚清楚。但若依之前十数年的交道来看,这必定是老蛮王幼子刻莫的手笔。”

老蛮王有四子,都不同母,前三子生母来自蛮族各部落,唯有幼子之母乃是被掳去的乾朝女子,也唯有幼子刻莫,兼具蛮人的骁勇蛮横和乾人的聪慧睿智,是蛮族百年来最出众的战将,从十年前他第一次上战场开始,就让西北守军吃了无数苦头,除了定北将军方良所守的城池能勉强抵挡,其他城池在刻莫面前几乎就是待宰的羔羊,毫无抵抗之力。甚至有两次,蛮族王族倾巢出动,在边境蠢蠢欲动,想要大举南下。

方昊就是在这两次战役里崭露头角的,第一次他与弟弟方钦一道冒险深入蛮族后方奇袭,迫使刻莫不得不回朝自救,第二次则是亲自率乾朝大军和蛮族正面对抗,虽然最后落得两败俱伤的结果,但也使得蛮族短期内只能休养生息,无力再觊觎南方。而乾军中一员先锋小将薛定倾更是脱颖而出,不但几度奇袭破了对方围剿之计,更是一箭射碎了大王子的膝盖骨,使得他沦为半废人,并间接引发了蛮族诸位王子间围绕王位继承资格展开的血腥内斗。

方家父子因为这两次战役声名鹊起,成了大乾的功臣,但他们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第一次战役里方家次子方钦就死于蛮军之手,首级被斩下做了酒器,尸身则砍成碎片喂了狼。方家子女便只剩下长子方昊和幼女方荟英两人。

因为这些渊源,方昊可以说是大乾最了解蛮族的人之一,所以他能仅凭只言片语就判断出背后主事者到底是哪一个。

“那依定远侯之见,这大王子和刻莫对大乾是何居心,所求和解到底是真心还是别有所图?”许秉臣问道。

方昊看了他一眼:“侍郎大人,刻莫王子从十四岁那年开始提刀上马后,对乾人从来都是刀起头落,他还曾屠尽边关小城两万无辜百姓。而大王子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样的人,你竟期待他们真心与大乾相交?”

许秉臣一时语塞,讪讪道:“老夫听闻这位刻莫王子乃乾朝女子所生,所以自幼饱读诗书,精通汉学,还曾在西北搜罗书生为其讲学,显然此人十分倾慕我朝文化。这几年他们也一直安安分分,不曾南下,或许也是被我朝仁德感化,所以真心求和。”

方昊唇角微不可查地勾起一个冷淡的弧度,似乎觉得有点可笑:“许大人,这位刻莫王子的确对汉学精通,但他最精通的是历朝兵书,搜罗书生也是为了让他们讲授兵法,而且据我所知,那些只知道读四书五经、对兵书阵法毫无所知的书生一旦落到他手上,最后结局都是撕碎了喂狼。”

许秉臣的脸色顿时有些不好看了,他冷哼道:“那依侯爷所见,我们就该拒绝来使,与蛮族继续敌对下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久等了,m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