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从魏晋的风骨,到盛唐的繁华,再到南北宋的婉约,把秋水洛神描绘的飘飘而来,咸阳的侍女们丰骨雪肌,汴梁城里,一片人间烟火!
专家们传看了清单,虽然是假的,情绪上却也有些凄凄切切。
其中一个专家讲起了古:“要说千年前,各国番邦给朝廷的进贡,其实并不值钱,都是写西瓜、葡萄、石榴之类,说什么还有天山雪莲,千里迢迢的运过京城,其实都有些霉烂了,葡萄变成了葡萄干儿,雪莲变成了黑莲。那个时候国家给他们的回礼是什么?冶铁技术,井渠灌田法,织布做衣。”
看起来好像有人吃了亏,但是涉及到尊严,又好像扯平了一样。
另一个专家压低声音,也谈起了近来的时事:“其实上次我随团去苏俄,带的礼物,你们猜是什么?五百斤东山大白菜,五百斤东山大葱,五百斤福山荔枝,五百斤云山蜜桔。他们回了什么礼,你们知道吗?”
也是已经沦落到只有农产品可以拿得出手,真是憋气。
“回了什么?”
“回了一百台小汽车,一百台拖拉机,一百台无线电台,一百台电视机。”
有人叹气:“就这样还是闹翻了啊。”
领头的专家总结说:“涉及到主权了,肯定要闹翻,我们种花民族向来是讲究铮铮铁骨的,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
假清单终于传到了张灵湖手中,她是要做最后决定的,拿起钢笔在那份字画清单的抬头写了两个字“摹本”,陶瓷清单前面写了“仿”。
摹本,就是照着原画临摹一遍。
请了名家来临摹,当然可以得七八分风韵,如果退一万步,就请友谊柜台的四川兄弟来临摹,三分像也是可以的。
其实现在国内的主流思想是看不起文物的,白雷的态度是拿文物当珍宝的,不过有意思的是,国内好多知识分子都是对文物有研究的,白雷的文物知识,差不多就是十窍通了九窍,一窍不通。
“作假总是不好的,幸好我们人才多,做摹本是很轻松的。”张灵湖拍板做了决定。
众位专家面面相觑,不过工作还是要继续干下去的,原件留下做档案,又用毛笔大字抄写了一份,拿去给黄梓桐看。
黄梓桐正在喝姜汤,拿起两张单子一看,脸上立刻挂了笑,又递给了丁大厨观看,丁大厨拿着单子看了足足三分钟,最后满脸都是笑,递了回去。
黄梓桐:“就这样,马上送去那个采购公司。”
特工领了命令,拿着单子出门了。
丁大厨笑着说:“我看这个小张是个人才,哎呀,姜汤还有剩下,我给她端一碗去。”
黄梓桐脸色淡定:“结果还不知道。”
丁大厨的姜汤还没有送过去,吴小凤坐着飞机回来了。
吴小凤早到了半天,来回折腾了一番,还没有见到白雷,她不打算露营,也不打算住那些乱七八糟的外国商人黑店,无线电联系到黄梓桐,直接又把飞机开回了船上。
回来之后,吴小凤立刻又召集了屏岛访问团成员大会。她把张灵湖提供的那份文物清单原件摔在桌子上,样子很生气:“这个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