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几十次和亲友们讨论过海参的吃法。
“对,温水泡就行,泡一天,加水十斤也行,二十斤也行。一斤泡十斤出来,炒菜炖菜是很劲道儿的,要是二十斤的水,就很松软了,煮粥不用嚼,吃到嘴里都能化开了一样。”
也第几十次的提到张灵湖的对象问题。
“她还小那,也不着急,我们想着多留几年。”
张爸爸和张妈妈送海参的最后一户,就是在他们那片儿四合院,一个分片粮食供应站的老屈,两家一直走的比较近,互通一些消息。
老屈的老伴屈婶儿拉住张妈妈的手说个不停。
“是该留几年,等帮衬着两个小子先娶了媳妇,再说这个小的?”
张灵湖还有两个在参军的哥哥没有结婚,牺牲女孩帮衬男孩娶亲是天经地义的。
张妈妈心里顿时有些不太高兴了:“我这个小闺女才是心尖肉,只有哥哥们帮衬她的,可是舍不得她帮衬哥哥们。”
建国之后,妇女的地位都提高了,农村的可以下地领工分,城市的可以上班领工资。所以婚嫁年龄出现两个极端,一种是十多岁就早早嫁出去的,拿一笔彩礼。另一种就是二十四五才嫁人,用闺女的工钱帮补家里。到二十四五嫁人的姑娘里,好的那种就是自己也攒齐了一套嫁妆,差的那种就是只带一个旧铺盖出嫁,连彩礼也帮补了家里。
女孩子从七八岁开始,就已经是可以帮家里做饭洗衣的工具了,更大一些,也可以算是家里的一笔财产,可以视情况不同而做发卖。
真正能把聘礼原样退回又加嫁妆,又不指望女儿补贴娘家的人家,是很少的。
屈婶儿听张妈妈这样说话,心里反而有些喜欢,暗暗有了打算,她拿了两袋麦乳精做回礼:“家里新得了几袋这个,也算是滋补品了,可是你看,我家几个都壮的牛一样,那里用的到滋补品。你们拿回去吃。”
“啊,麦乳精可是好东西,多少人想淘换还淘换不着那,你们自己家留着。”张妈妈推辞了几句,就收下了。这个屈家的家底儿不错,朋友也讲究礼尚往来,有好东西总是会互相照应的。
张家老夫妻两个拿了麦乳精回家。张妈妈就说出自己的计划:“正好二闺女有了(怀孕),这两袋麦乳精就拿去给她补养。”
张爸爸的表情却有些不对劲儿,欲言又止之后,终于还是开口说了出来:“我看还是留一袋给小闺女吃,她也实在太瘦了。”
张妈妈瞬间明白了老伴的意思,小闺女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她爸这个是想养胖些,给闺女在婚姻上加点分。小闺女在老两口眼里那自然是千好万好的珍宝。
可是要客观一些讲,是不符合现下的审美的,现在讲究劳动最美,大家都是喜欢身材粗壮好生养的。就看电影里的明星,个个都是圆盘大脸红扑扑,腰身粗大顶天立地。
于是张灵湖每天晚上临睡前,就要喝一杯麦乳精了,据说麦乳精这个东西要想吃了上膘儿,就得临睡前吃,早上是不行的,随便干点儿活就消耗掉了。
喝麦乳精也就算了,关键是某天,张妈妈还贼兮兮的给女儿做了一个棉护腰,命令她围在腰里。
原来张灵湖的腰太细,穿着棉袄也挡不住,现在又流行刹腰带,她虽然每次都会特意放宽腰带,可以看起来就空荡荡的晃悠,好像一拳打过去会打空一样。
张妈妈这段时间老听人提起女儿的对象问题,为了增加这个小闺女在婚姻场上的分数,竟然不惜造假了。棉护腰,腰粗臀肥好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