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道:“我有些事情,想和爹爹打听一二。”
“什么事情?倒是连练字都顾不得。”林如海喝了一口茶水,方道。
“我们学里有位姑娘几日没上课,今日的宴会也没来。听人说,好似家里出了些事情。她的父亲是刑部侍郎左大人。”
林如海思考了片刻,道:“左大人的事情,我知道些。”又把事情的原委详细讲给黛玉听。
原来前些日子有人敲了登闻鼓,状告左大人治家不严,纵容妻子害人全家性命。皇上听了大为恼怒,天子脚下竟发生此等恶事,当即命大理寺卿严查此事。圣人一怒,大理寺卿自是不敢懈怠,很快便查清来龙去脉。
左太太家原是承恩侯府的远亲,当年左太太的父亲榜下捉婿,两家结为婚姻。左大人有了承恩侯府做后盾,倒也稳步高升,不惑之年便是刑部侍郎。这些年,左太太仗着娘家夫家的威名,气焰嚣张,放高利贷,插手诉讼,很是办下了不少的恶事。
一年前,京郊有位富商奉上厚财,求到了她的门上。原来这富商的儿子看上了一位乡绅家的小姐,没想到这小姐却另有婚约。更兼这富商之子是众人皆知的纨绔子弟,那小姐的父母自是不答应他的提亲。这富商之子却在家寻死觅活,非要娶这小姐为妻。富商爱子心切,走了门路,求到左太太那里。财帛动人心,左太太当即命人到乡绅家强行签了婚书。
老乡绅一生与人为善,最是尊礼重道之人,没想到如今却被人强逼毁约,气怒交加之下,引发了宿年旧疾,当日就去了。乡绅太太不久也去世了。
那小姐眼见着因为自己,父母竟接连过世,竟是一根白绫上吊自尽了。短短几个月的功夫,乡绅一家却是满门丧命。
富商之子见那小姐丧命,哭了两声就丢开手,自过他花天酒地的日子去了。
那小姐的未婚夫本随父亲外出贩货,回来才得知未婚妻一家遭此大祸。他去衙门状告,那富商早已买通当地官府,官府自是不理他的状子,反把他一顿好打。这青年人也有几分本事,查出是左太太背后撑腰,想到因为左太太权势压人,状告之路四处碰壁,无奈之下,才走了告御状这一途。
有了皇上的亲自过问,案子自然很快结束。左太太的历年罪状也被翻了出来,被判了死刑,秋后问斩。左大人身为刑部侍郎,结发妻子却视王法为无物,草菅人命,皇上直道他糊涂,念他为官倒也清正,并没有对他多加惩处,只命他辞官归家,好好学学齐家之道。
事情至此,左蔚也只有随父回老家,学里却去不成了。
作者有话要说:对于迎春惜春,黛玉只是适当的提点,路却靠他们自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