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听罢,只好道:“快去你母亲那里吧,仔细你老子生气。”
宝玉顿时如霜打的茄子般,一步三挪地去了王夫人的院子。一进屋子,贾政黑沉着脸坐在首位,见宝玉进来,喝道:“你这孽障,今日为何没有去学里?”
宝玉默默垂首,不发一语。
贾政气急败坏,拿起手边的茶盏砸了过去,道:“我问你话呢?”
那杯子险险擦着宝玉的脸颊而过,宝玉瑟瑟发抖。王夫人惊呼出声:“宝玉。”
贾政越发气急,朝门外喊道:“来人,去拿竹板子来。不长进的小畜生,净想着逃学,趁早打死了干净,省得我贾家将来出个纨绔。”
王夫人忙不迭地扑在宝玉的身上,哭到:“老爷,我通共就一个宝玉在身边了。他前些日子才大病初愈,如何经得起老爷的这顿打?老爷是想要我的命呢。”又哭天抢地道:“可怜我的珠儿,倘若他在,我又何苦为这混账整日操心?”
贾政手中的板子举了半晌,又无奈地扔在地上,颓丧地退回座上。
却说贾政王夫人是如何得知宝玉逃学之事?这还要说到探春身上。原来,自黛玉上学,竟是不叫苦累,刻苦用功。贾政听了,虽不大赞成女子入学,但黛玉的学习态度他却很是赞许。对比之下,宝玉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行径自是让他不悦,偏贾母护的紧。于是,他便严令宝玉身边的小厮看着宝玉,倘若宝玉逃学只管找他或者王夫人。
宝玉今日只在贾母处歪缠,外院的小厮们左等右等不见这位爷出来,正要找小丫头去问袭人呢。有小丫头道:“宝玉正在老太太处,今日不想上学去呢。”
正是探春料着贾母定是要顺着宝玉,便偷偷地遣小丫头来报信,好叫贾政王夫人知道。
如此一顿闹腾,宝玉只是不敢提去林府之事,乖乖去了学里。贾母意兴阑珊地打发了探春三人出门。故而等三春到达林府,已是日上三竿。
作者有话要说:每次一写到宝玉倒霉,我码字的速度就格外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