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想到黛玉小小年纪便已离家,心中一酸,忙道:“我们今日要去我当日的授业恩师家。恩师只有一女儿承欢膝下,现已经出阁嫁人,随夫家在任上。如今只有两位老人在家。”
林府所处的这一带,大多是京中文臣的府邸。林如海的恩师原也科举出身,后来年纪大了才告老辞官。所幸两家距离并不远,骑马不过是一刻钟的功夫。
林如海递上名帖,自有门房去回禀。不一会儿,一个五十出头的男子自门内走出道:“我家老爷请林大人进去。”小厮抬起黛玉所乘的轿子,送至内院。
林如海随着人一路到了书房。书房前有一棵高大的桐树,树下一把宽大的摇椅上,一位精神健朗的老人正躺在那里摇着一把蒲扇,脸上却盖着一本书。
林如海忙上前一步,跪在地上道:“学生林海拜见先生。”
那老人掀了脸上的书,道:“如海,你还是这么迂腐。这么大热的天,地上暑气重,怎么还动不动就往地上跪?”这老人正是当日小兰亭上的贺老先生。
林如海恭恭敬敬磕了头,起身坐在一旁的竹椅上,道:“我多年未在老师跟前尽孝,很是惭愧,只好今日给老师磕个头聊表心意了。”
贺老先生见说不过他,愤愤道:“让你师母知道了,又要怪我。”
林如海拿起贺老先生放在一旁的书道:“老师在看什么呢?我瞧着倒像是一本新书。”
贺老先生喜笑颜开,道:“如海,今年的小兰亭上,我发现了一个好苗子,比你当日还要强些。”
林如海边翻书,边道:“是谁家的公子?”要知道,他这老师学识渊博,看人的眼光也高,当日他们师兄弟三人也不过自老师这里得了个尚可的评价。如今竟然说是好苗子,林如海自是好奇。
贺老先生却把书翻到第二页,道:“你瞧瞧这首诗如何?”
林如海细细品读后,道:“辞藻清丽,用典灵活,立意不俗,是首好诗。”又仔细看了一遍道:“不知这广陵客是谁家的?竟能教出如此出色的少年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