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国公府,一位穿着素静的妇人正带着俩个孩子给老太太孙氏叩头请安。
“快起来,不用这么多礼。一路辛苦,还没用早饭吧。春喜,赶紧上些吃的。”
先去的老国公一生没有嫡女,除长子次子为原配秦氏所出,五子为孙氏所出外,其余均是庶出。所以,这位三姑太太不是老太太亲女。
正事因为两任嫡母都没有亲女,二人又不是苛刻之辈,只要安守本分,孝顺有佳,婚事都还是很好的。出嫁后,背靠梁国公府,所以日子过得都还不错。
这位三姑太太当初嫁给了一个进士,一直随夫君在外赴任。梁国公府不曾听到有什么消息传来,每年派人去送节礼时,得到的消息也是一切都好。
今早听到门房说三姑太太自己雇车带着两个孩子回来了,老太太还有些懵。
当看见自己这个女儿一身素装,瘦的都不成人形了。老太太便明白在这个女儿身上出大事了。
“究竟是出什么事儿了?跟母亲说,梁国公府便是在不济,还是能保住自家女儿和外孙。”毕竟是在自己跟前长大的孩子,还是有感情的,看着她伸在外面的手,只剩下皮和骨头了。
老太太有些心酸,十多年前,这个三女儿出嫁时,皓齿明眸,杏腮桃脸,丰容盛鬋,一身嫁衣衬得她,风情万千。
可如今呢,形销骨立,三十岁的年纪,看着比四十岁的还苍老,哪还有一点当年国公府姑娘的样子。
身上穿着粗麻衣,头上只带着一个木头簪子把发髻固定。不用细看也知道是最普通的木头。
再看看两个孩子,也都面黄肌瘦,不说比府中的哥儿姐儿,便是府中下人的孩子都多有不如。
唉,事事无常啊。
“母亲,自打两个月前夫君得急病去世,公公婆婆说我和孩子克夫克父,夺走了我的嫁妆,还将我的陪房全部发卖。”三姑太太想起那些日子受到的苦,眼泪哗哗的止也止不住“更过分得是,他们居然把我们锁在院子里,每天只给些残羹冷炙,让我们自生自灭。若不是安姐儿想办法将送饭的人打晕,恐怕我这辈子都见不到母亲了。”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老太太听着三姑太太的哭诉,怒火中烧,手都被气得有些哆嗦,在梁国公府娇养长大的姑娘,居然被人这么作贱,这简直是在打梁国公府的脸呢。
“去,把三太太和五太太叫来。另外,告诉门房,等三老爷和五老爷回来,让他们回来后立刻来见我。再派人送信去长公主府。”平日里,老太太宽容,儿媳晨昏定省来的不必太早,一般儿用过早饭才会前来。
片刻后,三太太和五太太相携而来,进入安乐堂后,便看到老太太坐在榻上,看着一个骨瘦如柴的妇人带着两个孩子孩子在用早膳。
一通见礼后,老太太让人把三姑太太的事讲给二人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