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第 22 章

年关已至,闲散的赵蓁还是被母亲抓了壮丁,帮着料理年节诸事。

下人们一听是姑娘管事,都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干起活儿来比平日利索了不止一点半点。

赵家的下人都知道,太太虽则严厉些,却是个心慈手软的人,但姑娘就不一样了,不犯在她手里,那是再好的主子也没有了,但要是犯了错,不打紧的也没事,要紧的,那就只有一条路,麻溜儿的认错领罚。

早些年有那仗着伺候过老太太的情分,在府里作威作福的,被姑娘撞见了,直接就是一顿板子,打完了就扔出府去,任她自生自灭,有人求情,说什么不看僧面看佛面,念着老太太也该从轻处罚才是,姑娘什么都没说,只冷笑了一声,却叫求情的人不敢再说一个字。

下人们也说不出来平日一副笑模样的姑娘到底哪里可怕,但只要被看上一眼,再狡猾的人都不敢在她面前弄鬼。

赵蓁并不知道府里的下人畏惧自己,只以为是自个儿把管家想复杂了,其实下头人都挺老实的嘛。

柏氏本想借此磨一磨赵蓁的性子,一边教她管家的手段,没想到平日里油滑的下人们都跟吃了药一样,对赵蓁顺从的很,搞得柏氏很是费解。

合着她当了十几二十年的主母,还不如个只会傻吃傻玩的傻丫头了?

“你说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莫不是四丫头暗地里做了什么罢?”

柏氏一边为赵适换上常服,一边问道。

赵适笑道:“我又不是四丫头,哪儿晓得她干了什么。”

柏氏并不满意这个回答,拍了一下赵适:“你不是自诩最懂闺女么,怎么这时候说不出来了?”

赵适抓住妻子的手,放在怀里暖着:

“我虽不知其中缘故,但约莫还是能猜出来些许。”

柏氏抽出手来,嗔道:“老不修,叫人看见了怎么好。”

“看见了又如何,”赵适又把她的手放进怀里,看他一派光明正大的模样,柏氏也就随他去了。

“猜出什么来了?”

赵适抚着短髭,徐徐道:“你看咱们几家的孩子,虽不说个个如钰哥儿一般出色,但在京城里也算是好的了。”

柏氏点点头:“不错,这些孩子都是好的,只是钰哥儿太出挑了,才没显出他们来。”

不是说会读书的才是好孩子,科举是寒门唯一的出路,但对于官宦人家来说,家里孩子想要出仕,法子多的是,做不了大官儿,寻常书吏却不在话下。

就眼下而言,清风街的小子们,看得出来的便只有季钰孔尧,赵家兄弟,还有三房庶子季钏,剩下的就是把书都熬成汤,逼着往里灌,也灌不出的个进士来,但不管是季家还是另外两家,都没有太过苛责孩子们,因为比起京城里其他的官宦子弟来说,这些孩子已经很让人省心了,不仗势欺人,欺压百姓,不让家里受累就行了。

反正季家有季钰,孔家有孔尧,虞家......有会生孩子的姑娘们。

至于平时的鞭策,嗯.....若是有用,倒是意外之喜嘛。

“夫人仔细想想,这么些个孩子,为何不听别人的,单单对四丫头言听计从?”

柏氏沉默了,最初四丫头有三个哥哥护着,脑子也灵活,几个小子跟着一块儿玩的久了,也不知怎么回事就认了四丫头当头头。

可到底那会儿孩子们都小,现在长大了,四丫头一回来他们还是一窝蜂的上门,态度丝毫不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