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 4 章

赵蓁自来就看上不季钊,俗话说狗改不了吃屎,季钊那个打从娘胎里就有红眼病的蠢货,也不可能改得了,还有长安街的混球们,季钰弱不禁风的模样看着就好欺负,那几个混蛋在她这儿吃了瘪,能不去找季钰报仇吗?

季钰摇摇头:“没有,大哥也是大人了。”

季钊是季家长房的遗腹子,季钰伯父去的早,伯母刘氏本来就是个掐尖要强的人,丈夫去了之后,便一心扑在唯一的儿子身上,整日给季钊灌输些争强好胜之类的观念,这本没什么错儿,没了亲爹的孩子,自己不努力难不成等着别人施舍,两个叔父对他虽好,但终归不是亲爹,人家也有亲儿子的,到了紧要的时候,肯定还是顾着自己儿子。

只可惜刘氏高估了自个儿生的儿子,季钊只是比普通人聪明些,在季家家学里勉强能当个头名,但是这个头名在赵蓁和季钰进了家学之后,就彻底易主,并且再也没回到他手上过。

这里就不得不说了,赵蓁和季钰这对青梅竹马,性格虽是天壤之别,天赋却不分伯仲,三岁跟着季老太爷开蒙,进家学之前,论语都背完了,这还不算什么,打击人的还在后头。

赵适一手颜体名闻天下,深得先帝与今上的喜爱,满朝文武无不称赞,季老太爷也不例外,亲自上门请赵适教季钰,赵适二话不说就应了,横竖家里还有四个要教,一只羊也是赶,五只羊也是放。

教了不到一个月,赵适就体会到季老太爷的心情了,那是一种既欣慰又遗憾的感觉,一方面,他是长辈,也算半个师父,别人终其一生也不见得能遇到如此聪慧的弟子,他一来就遇上了俩,这是何等的幸运啊。

另一方面,出于文人的心态,他也有些遗憾,这两个孩子若是早生二十年,哪里轮得到他们这些人出头,不过......唉,他们那几年也不好过,还是现在安稳些。

学了两年,赵蓁和季钰的字初俱风骨,正好也到了去家学的年纪。家学主事的夫子是季家的七老太爷,名儒字凤德,季儒老太爷老早就知道这两人的天才之名,入学之后还特地为难了一番,没想到赵蓁和季钰不仅不觉得难,还反过来讽刺他出的题简单,当然后面是赵蓁一个人干的,季儒气得当场揪断了几根儿胡子,然后......让赵蓁和季钰好好上课。

扯得远了,接着说季钊,季钊的学业一直是刘氏心病,这病在季钰入学后变得更重,简直有一发不可收拾的态势。

季钊心里也急,在季家,季钰永远是最受宠的,刚出生那会儿他身体不好,祖父舍了半辈子的脸面求了先帝的御医来,祖母整日整日的为他祈福,全家人都围着他转,这些他都忍了。

可是凭什么,凭什么季钰能跟着赵家人习字?!凭什么季钰学的比他好?!凭什么所有人都对季钰好?!

季钊心里全是对季钰的嫉妒,这嫉妒使得他不顾骨肉亲情,屡次暗中陷害季钰,最开始只是无关痛痒的小动作,比方说把季钰的书扔了,或是把季钰做好的功课藏起来,季钰以为是赵蓁跟他闹别扭,就没放在心上,后来季钊逐渐不满足于小打小闹,开始在大人面前撒谎,说季钰每日都跟着赵蓁在外头打架,坏了季家的名声,还说季钰不尊师长,时常跟夫子作对。

季钰护着赵蓁,把错都揽在自己身上,受了几次责罚,虽然都不重,但这无疑助长了季钊的野心,这才有了那一次,季钰大冬天掉进冰窟窿里的事。

说起来这事源头还出在赵蓁身上,季钰宁愿抄书也不肯供出赵蓁来,季钊便知道有机可乘,那年冬天,他谎称看到赵蓁在湖边玩儿,叫他也去,季钰不疑有他,跟着他往湖边去了。谁也没想到季钊竟能狠毒到把亲堂弟推进湖里,那可是冬天,湖面上结满了冰,只有湖边上有个洞,还是赵蓁领着人挖出来钓鱼的,也不知道该说季钰运气好还是倒霉,季钊刚把他推下去,赵蓁就带着一群小弟,拿着鱼竿鱼篓来钓鱼了。

赵蓁眼睛尖,还没走近就认出了季钰的衣裳,吓得连忙放下东西,叫其他人跟她一起把季钰捞了上来,亏得是人多,七八个孩子的力气也不小,季钰被及时拉了上来,但这并不意味着就没事了。

作者有话要说:小时候的和现在穿插着写,大家应该不排斥吧[眨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