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第十三章

事情当然没有如她所愿。袁氏最后带着满腹的委屈回来了。

她的爷爷和父兄都疼爱这个她,如果对她的夫婿好,就等于是对她好了,但是这个任命是户部尚书直接下达的,没有改变的了。

她的爷爷安慰道:“这件事情我本来安排了可靠的人手在安排了,不知道容尚书不知道为什么插手了。不过没关系,三年很快的,我保证,就是拼着我这张老脸不要,三年之后肯定能够调回来,就是调不回来,也会安排到其他地方的。”

就是再快,眼前也是要在安平待上三年。

现在能做的,就是收拾东西了。袁氏化悲愤为动力,风风火火的收拾着所有需要的东西,足足收拾出来十几车的东西。

简容没有阻拦她收拾,带这么多东西,最起码能够让亲人放心。

在京城外边的十里亭一向是送人的最后一站。挥别了亲人,简容带着袁氏和七八个家仆走了,他们的女儿芸儿年纪尚小,最后留在了家里。

越往北边走就越冷,夹衣都换成了棉衣,再冷一点,恐怕就要上裘衣了。

天气冷路上就越难走了,最后磨磨蹭蹭,好容易在规定的时间里,赶到了安平。

安平之所以叫这个名字,就是因为这个地方最缺的就是平安。

县城的墙壁修的坚固高大,但是上面的充斥着战火和血腥的味道,大门上还有刀砍斧劈的痕迹,铺面而来就是这城里的历史。

不过进了城就大不一样,全是低低矮矮的民居,看起来就跟违章建筑似得,随意的靠着几根横梁和稻草搭成的,还歪歪斜斜,随风就倒。

县衙的大门稍微好了点,上头的铜钉虽然生了锈变了色,但是大门还是似模似样的,先头住过的县令还是要点脸面的。

袁氏看着这样的大门眉毛都要拧成了一团,简容安抚性的拍了拍她的手,马车车夫机灵的跳了下来,跑去拍大门,“来人啊,来人啊,有人在吗?”拍的手都红了,才听到里头有人回应,“别

敲了别敲了,大门敲坏了你赔啊!”然后打着哈欠开门,“咱们县衙现在没有老爷,有事先去找里正,实在断不了再来啊!”

“那可巧了,县衙老爷这会子就来了!”车夫回嘴。

开门的门房一愣,不可置信的擦了擦眼睛,看着门前的十几辆车,“嘿,县老爷真来啦?老李过来开门开门!”又一个人从侧面钻出来,两个人一起使力把朱红色的大门打开了。

“老爷请进请进,您的马车可以从后门走,那边没有门槛,直通后院。”门房十分的殷勤。

简容带着袁氏跨进了大门一看,不禁乐了,着县衙也是面上光,大门好点,大堂看起来就十分的陈旧,漆都不鲜亮了。

“相公这里怎么如此陈旧啊?”

“县令在这里都是住上三年就走,谁也没心思收拾这些,就保持原貌了。”还有一句话简容没说,能够流落到这些地方的县令,多半也是个穷光蛋,谁有钱修衙门啊,能住就成!

“带我们去后院吧,先收拾行李。”

闻讯赶来的还有个老师爷,今天该他值守,“老爷老爷,职责所在职责所在,麻烦您先把文书拿出来。”老师爷小心翼翼的觑着简容的神色。

简容好脾气的把文书从怀里取了出来,今天估计能够低地头,他早就把这些资料揣到身上。

老师爷核对了印章和姓名,又把文书还了回去,“简大人,您这边请这边请,我带您看看整个县衙。”

“夫人先去后院看顾一下马车,我就在前院看看。”简容后头吩咐袁氏,然后说,“老先生带路。”

县衙地方挺宽敞,过了平时审案子的刑堂,就是几间办公的屋子,不过冬日光线不好,屋子里头黑黢黢的。

“钱大人,不是我们不通融,实在是这件事情我们没法做主啊!物资的进进出出,都是要有县令大人的印章的。要是没有印章,以后州府查起来,不光是我们,连县老爷都要跟着吃挂落。现在县老爷没有上任,就是给我是个胆子,我也不敢给您啊!”一个穿着灰色的儒生袍的中年男子,正在一脸为难的对着面前的人说话。

“孙师爷,我也知道你的为难,但是现在我们营里的粮食已经不足半月所用了。我来来回回往这些跑了十几趟了,要是再拿不回去粮食,我们将军都能把我煮吧煮吧吃了!”中年男子对面是个穿着略有点单薄的袍子的青年男子愁眉苦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