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肯定干过农活,不像原主这样,将家里的活计全部压在父母和姐姐们身上,自己一个人要一家人来养活。
年节本来就要回家的,他既然“受伤”了,早走一天也没什么。
苏城离稻花村还是很远的,每次回去不仅得做小半天的牛车还得步行个两三个时辰。
楼寒算了算,发现他如果现在走,到家都得黑天。
在秦志的搀扶下楼寒可算到了屋里,也不管秦志的唠叨,径自收拾了一下东西,就脚步匆匆的出了书院。
开玩笑,他可不打算走夜路,古代的夜路可不是那么好走的。
他先是到集市上买了些肉和糖,又到粮铺买了一小袋精米和一小袋精面,打算带回去给家人吃。
对于农家来说,这些东西可是除了年节不买的。
而楼寒家为了供他读书,年节都不会去买这些东西,一般只有在原主回家的时候,会改善一下伙食给原主吃。
但原主不喜欢回家,他觉得家里太破了,住着不仅不舒服,还影响他读书人的身份。
所以一般都是银子花光了的时候才会想到回家。
买完东西,楼寒和四五个人一起拼了个牛车,踏上了回家的路。
在这种时候,大多数人宁可走路也不会选择去坐牛车,坐牛车的都是一些村里面有点积蓄的手艺人,比如木匠,铁匠什么的。
跟楼寒一起拼牛车的是两个大娘,其中有一个带了个姑娘,还有一个是年轻的学子,看上去比楼寒大点。
加上楼寒,车里正好六个人。
两位大娘自从上了车开始嘴就没有停过,东家长,西家短的唠的好不开心。
此时天光正好,楼寒坐着也无聊,取出了一本书看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