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二一〕长房

软玉娇香 奶油馅 1907 字 9个月前

温鸾错愕地听着周氏讲起长房二老爷和夫人丢下一家老少,又跑去南边游山玩水,满心觉得长房那位老夫人简直就是救了一整个顾府——

这要是顾溪亭被放养成了纨绔子弟,或是无心求学,只怕顾家下一代当真是要门庭冷落至一地清秋了。

温鸾还在出神,周氏喊她:“八娘,你等下去给老夫人请安,且要嘴甜些。”

温鸾茫然。

“罢了罢了,你惯常就是个嘴甜的,再甜些,怕是要叫老夫人牙疼。”周氏笑着,打趣她道,“漂漂亮亮的小娘子,就是嘴不甜也没什么,光站在那儿就叫人眼前一亮,欢喜地不行了。”

顾氏跟着也笑出声来,打量着她的衣饰,伸手正了正她戴在头上的脖颈上的璎珞。

她家八娘玉雪可爱,娇娇软软的,谁人不喜。就是碰上不喜的人,多半也是眼神不好,瞧不见八娘的好。

出了二房的黑漆角门,过一条不算长的甬道,便能走到长房北面的松柏堂。临近松柏堂的甬道地上,铺满了各种祥瑞图纹,更有绿树成荫,鸟雀成群。等过了甬道,便是松柏堂的园林。

长房老夫人据说本家原是从江南迁至永安,因此在老夫人搬进松柏堂前,整个庭院都做了一番大休整。只要走进松柏堂的范围,入目可见的,便一俱都是江南风情,水乡园林。

嶙峋的怪石,从外引水的池塘,沿着石板路高低错落种着的各色花木。沿路往前走,过了池塘,穿过绿藤成荫的月洞门,眼前豁然又出现了一片另外的天地。

垂柳葱郁,伴着九曲长廊,绕过青山绿水,接连上掩映在满目浓绿间的翘角飞檐与粉墙黛瓦。

“那儿就是松柏堂了。”周氏指了指从绿树间延伸出的垂兽道。

温鸾抬头看着,心下感叹松柏堂的规模,提着裙摆,跟着周氏又走了一段路。

松柏堂门开着,显然已有人来请过安。

温鸾望着门楣上字迹浑厚的“松柏堂”三个大字,微微有些出神。顾氏跟着看了一眼,解释道:“是长房老太爷年轻的时候留下的,想说日后能与老夫人如松如柏,长命百岁,终老一生。只是老太爷搬到松柏堂不久,身子骨就败了,如今住在这松柏堂的,只有老夫人一人。”

如此,温鸾倒也明白了为什么长房老夫人会因为顾溪亭不在,觉得冷清,宁可跑去庙里清修。

门口有丫鬟,见温鸾一行人进门,只认出了周氏一人,行过礼后忙进屋去通禀。

不多会儿,丫鬟回来,言说长房老夫人正在用早膳,这就引她们过去拜见。

温鸾随着周氏顾氏往前走,一个穿着葱绿色衣裳,丫鬟模样的小姑娘撑着伞笑盈盈地迎了过来:“夫人,大姑奶奶。”

周氏显然和这丫鬟很熟,笑道:“青螺,老夫人昨夜回府,现下可还累着?”

“庙里清修,老夫人身子骨硬朗不少,今早天不亮就醒了。”被唤作青螺的丫鬟笑着回话,“方才大夫人三夫人来请安,陪着说了好一会儿话,老夫人这才得空吃口热粥。听闻大姑奶奶回来了,忙让奴婢过来请夫人和大姑奶奶先去厅堂吃口茶。”

青螺说话利索,做事也丝毫不拖泥带水,当即就引着人往厅堂去。

松柏堂的屋子都是江南园林的风格,粉白的墙面,漏窗雕花,用的都是南边的工艺。但各处的摆设,又显出了北方的风格,南北交融,显得别有一番气派。

温鸾在厅堂里坐下,那青螺不多会儿就给她们奉上了茶。

一盏茶喝了不过一半,厅堂外就传来轻轻的说话声。

温鸾循声去看,屋檐下,细雨直坠,一顶伞遮住了来人大半的身影。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下班晚,路上开车的时候天都黑了,被一路的远光灯照得差点路怒症爆发……啥时候我们这的交警也管管乱开远光灯的人啊,要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