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氏再止不住眼泪,伏在老夫人膝上哭个不停。
“娘,媳妇儿心里委屈......”
“娘知道。”
吴氏知道,老夫人留下完全是为了她,否则大可去侯府做人人称羡的老太君。吴氏不愿去京都受县主的闲气,往大了说那就是对圣上的旨意不满,真治她个不敬之罪也不是不可能。可老夫人也留下就不一样了,可以说人老了留恋故土,也可以说身子不好不能远行,那她留下来就是尽孝道,谁也挑不出她半点儿毛病。
吴氏眼泪根本止不住,婆婆以往的话不是在哄她,是真拿她当做女儿在疼。
心里的怨气散了,也就要开始为以后做打算。
李昭成了谕恩候,继续为皇帝效力,必定要留在京都生活。她与老夫人不去,可家里其他人呢?让谁跟去伺候,让谁留在家中,都需要再细细思量。
吴氏琢磨了半宿,第二日叫来了胡姨娘和裴姨娘。
“你们二人自打来了家里,三爷就在外忙着,也没见着几次。如今京都那边也得有人跟去伺候,我若再拦着,倒是亏待了你们。回院子收拾东西吧,后儿个来人接榕哥儿、柏哥儿进京读书,你们也跟着去。别懈怠,好好照顾三爷。”
裴姨娘是真心惦记李昭,一听能去京都,喜得跟什么似得,登时就要给吴氏磕头:“谢谢夫人垂怜!妾一定尽心!”
“行了,起来吧。”
倒是胡姨娘揪着袖子:“夫人,纷儿还小,离不开人,若不然......妾带她一同去?”
吴氏听了气得一拍桌子:“你拿我当了什么人?她一个孩子,在家我还能苛待她不成?”
“姑娘们都留在家,你自己看着办吧。若不然你也别去了,柳姨娘还眼巴巴等着呢。”
胡氏一听立马改了口:“妾、妾不是那个意思,夫人肯照顾纷姐儿妾是一万个感激。这就回去收拾东西,夫人别恼。”
白姨娘等了两日,见夫人让胡氏、裴氏进京,虽说不上埋怨,可心里还是有些失落。
李绾见了安慰道:“姨娘也别难过,母亲这是让人去探探路呢,谁知道那寿光县主是个什么性子?万一是个不讲理的,咱们去了也是遭罪。”
呵,其实这位寿光县主杜甄,岂止是不讲理,还是个心狠的。
在她手底下可落不着什么好,不去反倒是好事。
白姨娘也点头:“我不埋怨夫人,她有她的道理,只是那么久没见你爹......唉。”
“姨娘别急,夫人总有想通的时候。”
作者有话要说:阿绾马上就要长大啦,最多还有一章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