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如今这样的进士排名结局——
唉。还是算了吧,天子还没成丁呢,就当哄天子高兴了。能在会试胜出的,水平也都不错。或许换一个题目,那些年轻人就够进前二十的呢。
既然何宗彦不想计较状元是谁,他也就放弃了计较前二十都是谁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在他的心里面:哪怕是二甲的第一名、第二名,也与二甲第七十七名没有差别。
考上庶吉士,就到翰林院读三年书;考不上或外放、或者去六部观政三年,以后也是按照个人能力派遣差事的。
这科举高中的进士,就是踏入仕途的第一步。至于二十年后能走到哪一步,还要看个人的心性、能力、努力和运气的。
六部七卿里不也就朱国祚是状元么。
朱由校手里拿着卢象生等人的卷子,在前十名那里晃,试探着把卢象生的卷子放到文震孟的前面,然后看看文震孟的卷子,觉得卢象生还是差了文震孟太多。只好又拿起来与傅冠比、与陈仁锡比,最后不得不承认,差距还是明显存在的。
就是第四名的传胪张天麟的文章,也比卢象生明显要好。
看来这些老大臣还是挺公允的。
自己要不要昏聩一点儿呢?因为越是年轻、调教起来的余地就越大,也月容易跟上自己的思维、脚步。像公鼐这等就没有任何扭转的可能了。大概是因为逆境太久了的人,心志更恒定了。
朱由校把前四的卷子都看了一遍,又试着把卢象生的卷子往前插。公鼐的脸色就随着天子的动作变化。
周嘉谟和黄克缵瞪圆了眼睛,难得见到天子和公鼐这样一起犯傻气的时候。张问达看了一会儿,就觉得自己已经看不下去了,转头与朱国祚、何宗彦等人商议二甲其他人的排名。
公鼐很紧张。他太知道天子犯上犟劲的坚持了。
要是文震孟最后没得了状元……
“朱卿啊,你说他们这些人谁长的最好?朕想挑一个年轻英俊的做探花。”
朱由校抖抖手里的卷子问,如愿看到公鼐的脸色又变幻起来。
朱国祚见天子的问话里对状元没意见,微不可见地放松了肩膀,甚至有心情与天子开玩笑了。
他指着朱由校手里的几份卷子说:“这几个年轻人都不错。看陛下觉得那个顺眼了。”
“卢象生如何?他是这届最小的吗?”
何宗彦立即不干了。
“陛下,伦才大典是朝廷要事,进士凭文章、才能,不能用年龄来决定名次的。”
自己都把后面的年轻人该排在后面的卢象升、邢泰吉、苗胙土提到前二十了,连郭都贤这个本该三甲的都提到前面了,够照顾陛下的心意了,陛下现在可是太过份了。
公鼐看一眼何宗彦扭脸,刚才是谁把说要照顾天子的年纪、把年轻一点的往前排的!嗯?
“要不把傅冠和陈仁锡换换?”朱由校试探。
何宗彦坚持,“陛下,傅冠的文章比陈仁锡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