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7章 木匠皇帝132

读书为的不就是封妻荫子的千秋功名吗?!

有人肯做且是积极主动要求承担这样艰难的重任,朱由校便与李起元秉烛夜谈。君臣细细讨论治理河套沙漠还有渭河、泾河的疑难点,等到天光大明的时候,李起元已经在心里拟好了具体的行动步骤。

他这些年的游宦经历,促使他行事更有决断的魄力,这魄力也是建立在思考问题更周密更细致的基础上。他当着天子的面,把君臣一夜详谈归纳为可施行的方案。

当他落下最后一笔,轻吹墨迹的时候,脸上是由衷的自信微笑。

“陛下,此奏章大多是陛下的心血,臣就等内阁批转回来就着手去做了。”

朱由校虽熬了一夜但精神头非常好。

“如此,大明能够再继续两百年的功勋,应有李卿的一半。”

李起元一愣,他没想到天子会把黄河的治理看得这么重,但他立即向朱由校保证。

“陛下,臣回固原就立即着手做先期的准备,一定会在五年内,让陛下见到初效的。”

翌日,朱由校带着亲卫送李起元离开行营。

李起元对天子进谏道:“陛下也该早日返京了。春闱虽延期了一个月,但是殿试还等着陛下主持呢。”

朱由校点头:“朕就等着鞑靼大军到了以后,给他们一个教训就返回京师。”

李起元对好战的少年天子也没再进行更多的劝阻了,他知道自己说了也是没有用的。因为他知道凭借蹬口这里聚集的六万多禁军,还有宁夏卫、羽林卫的兵马,近十万的人马集合在这里,还有朝廷运来的新式火炮、炮弹,天子要是没能在这里与鞑靼来一场大战是不会甘心的。

他是一点儿也不担心天子会战败的。只一心盼着天子能够一次与鞑靼打过瘾了,再没有来西北的念头。他只一心盼着鞑靼大军早点到,早点打完也好让天子放心返回京师。

李起元还没有到宁夏镇呢,鞑靼的十几万大军就到了蹬口。李起元在宁夏镇得到消息的时候,对已经回到宁夏镇的马世龙说:“吴尽忠最担心的就是宁夏镇的那些回族等人闹事儿。蹬口那里已经开战了,宁夏镇这里就必须要稳定。天子在西北,可不能给天子一个咱们不能稳定三边的坏印象。你是回族,你出面去处理你那些族人闹事儿最适合了。”

马世龙对自己没能再跟随天子作战,懊丧得像死了亲爹。从他回到宁夏镇,宁夏的回回们听说他执掌宁夏镇立即都老实了八成。因为这家伙太心狠手黑了。另外还因为马世龙的威望高,想煽动回回们做对,一般都没人敢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