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攸沉吟一会儿说:“十年、二十年以后,满朝文武都是军伍出身,随时可领军。”
“还有呢?”
荀攸看着曹操殷殷期盼的眼神,狠心答道:“想做官、有前程的人,必会主动投身军伍,吴侯之兵恐为继往开来之最强师。”
士卒是否识字,对执行主帅的命令有着很大的影响。那些聪明的能很快就升为什长、百人长,再往上就必须得识字了。东吴的免费官学开遍其所占之地,未来孙策麾下军卒之强不敢想像啊。
“公达,你说我们能保住冀州吗?”
“主公要听真话吗?”
曹操点头。
荀彧摇摇头,一切尽在不言中了。
隔了一日曹操去找杨彪,见杨彪果真住在他儿子的府上。
“文先,你住的惯么?”
“有什么不惯的。卸下了朝政,也只有数个老友往来,这院子对我还嫌大了呢。”
曹操嗟叹,“你有个好儿子啊。若是我的长子还在,如今也是令郎的年纪了。我最大的儿子如今才十四岁,五子四女真不是太学博士能养得起的。”
杨彪就明白曹操找他来说什么了。
“孟德,我会转述给张纮,让他们君臣去商议吧。你不肯在冀州再兴刀兵,吴侯总该从省下的军资里有所表示。但是汉天子的供给也是有数的,孟德也别抱太大的希望。”
曹操对杨彪一揖,“操省得不会超过汉天子的。”
曹操到洛阳不出十日,就与孙策达成了交出冀州、到太学做博士的协议。曹操手下的文臣武将,都要在学习后通过考核了,才能根据成绩和能力派遣相应的职位。
荀攸带着曹操的手书,回冀州处理此事。
郭嘉看过曹操的手书后,对着荀攸叹道:“是奉孝读书不精,才有今日之祸。”
荀攸不知道自己该说些什么,才能够安慰满眼失去了生机的“鬼才”郭奉孝。
是夜,郭嘉辞世。
袁谭在曹操与孙策达成协议后,在袁胤的劝说下也迅速归降。张纮与他深谈一番后,应了他继续带兵的要求。放了他回幽州,解决他们袁家兄弟的内部事儿。
袁谭与已经上表归附孙策的辽东太守公孙康联合,在孙策登基前在幽州将袁尚残部剿灭。
西域长史府派遣使者表示归附孙策。
至此,从汉灵帝薨逝开始纷乱了十几年的宇内重归平静。
但是江山换了新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