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贯在扈三娘跟前一向以奴婢自称,这一番话也把前面发生的事情,交代得明明白白。
扈三娘点点头,“传令下去,让前军收拢溃军。大军明日再进汴梁吧。”
今儿是辰初才动身的,这时候将到午时。众将也都习惯了扈三娘每天为照顾后军里的娃娃,故意放慢行军速度的行为。幸好最近天好,也无刮风下雨的,不然一路不知要多遭多少罪呢。
有认识刘延庆的将领,聚在扈三娘的附近不肯离开。可他们碍于自己也是降将,在扈三娘跟前没多大的颜面,几个人就围着童贯,撺掇童贯去给刘延庆讲情。
“童太师,刘将军被太子遣令出来,他怎么敢和太子说官家禅位了、太子无权指使他啊。现在还是太子监理朝政呢。”
“童太师,咱们做武将的,谁不是要听从枢密院的调遣。”
“就是,就是。要是没太子的钧令,莫非他自己能把那十万大军领出来啊。”
几个人围着童贯嘀嘀咕咕,声音不大不小,恰好够扈三娘能听得到的。
扈三娘端坐看着面前不远处跪着的刘延庆,眼神已经从涣散迷惘状态,渐渐开始转变成清明。于是低声指示裴宣,“裴督察,这人交与你与吴学究,你们斟酌着办吧。”
裴宣和吴用出列,领命带走了刘延庆。扈三娘带着护卫骑马去看后军的内眷和孩子们去了。
童贯待扈三娘走远后,才对围在他身边的将领说:“你们都看到了,才说的话大将军还是听进去了。至于最后如何,还要看裴督察和吴军师的。咱家早劝他对大将军俯首,奈何他不仅不听,还要咱家哄骗大将军去前军,去接受脚□□的万箭攒射。不成了还要抓了咱家。唉!咱家昔日对他也是有情有义的。”
说的那几个降将,讪讪地无话可对。
童贯又压低声音说:“若真是太子指使的,那难过的人可就要多了……”
十万大军一触即溃的消息,没等到傍晚,就由溃散军卒带回京里。关注梁山泊贼匪入京一事儿的汴梁官民,都知道了。
得了禁军惨败消息的太子,脸上立即失去了血色。
作者有话要说:人物介绍:
刘延庆,北宋保安军人。出身将家。数与西夏战,以功累迁鄜延路总管、马军副都指挥使。
宣和间,从童贯镇压方腊起义。
宣和四年,以宣抚都统制参加燕山之役,督兵十万屯于卢沟南,不战自溃,尽失熙宁、元丰以来军储,贬筠州安置。
旋复起用。
靖康之变时,部兵守京城,城破遁走,为追骑所杀。其子刘光世,为南宋"中兴四将"之一。
思来想去,觉得这时候拽一个与童贯有旧的同期人物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