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看过贾赦施针,高院判笑着对贾代善说:“荣国公,要是世子肯学针灸,比起其他人的进度,一日可顶他人百日了。”

贾代善笑,“恩侯从小学武,讲究的就是力度拿捏,也没什么稀罕的。要是你肯收他入门,他日后也多一个吃饭的能耐。”

高院判就笑,“下官就是一五品小官,岂敢收世子爷为徒。”

轻飘飘把话岔开了。

贾代善也不再提儿子拜师的事儿。

临近年底了,张瓒给贾政和贾珍推荐了一位多年老举人,到荣国府的族学坐馆。贾敬是族长,直接拍板就定了下来,年后到族学坐馆。

管着族学的贾代儒心里不爽快,借着拜年的机会,来找贾代善说道。

贾代善就说:“族学建立也有年头了,从敬哥儿之后,再无一个秀才,甚至童生。如今多个人做先生,又不少你的银钱,况且他只教导政儿和珍儿,又与你有什么妨碍呢。”

贾代儒愤愤,“怎么能说没有妨碍呢?荣国府和宁国府的哥儿都换了先生了,不是说老朽不好吗?”更要紧的是,他会少收最大的、二份额外的节礼啊。

气得贾代善直接怼他,“要是好,怎么这些年不见族人再有得功名的?”

“那些蠢材,人笨却还不努力。政哥儿是个努力的,珍儿尚小。假以时日,他俩定能出息的。现在把政哥儿和珍儿拨走,以后可不就是没了能得功名的了。”

贾代善生气,对着这样胡搅蛮缠的堂兄弟,他知道是讲不通道理的。

“你要愿意这样想,以后政儿和珍儿就不去族学读书了。”

端茶送客,算是把贾代儒撵了出去。

撵了贾代儒,贾代善回去和妻子抱怨,“族学被老六当成他自家的了,真是越来越不像话了。”

贾母听了贾代善的一通抱怨后,劝慰道:“现在族里祭田的收益尚可,除了补给那些穷困的族人,不如再请多几个先生来教导子弟。子弟要是能考出功名最好,就是不能有功名,会写字会记账,也不愁以后找不到吃饭的活计。”

贾代善点头。

“还有族里的那些女孩子,不说能和敏儿一般的才学,也应该认认字,学个算账、记账,以后找婆家也好。”

对于妻子的后一项提议,贾代善也赞同。

“如此甚好,我与敬儿商量一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