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废太子33

<strongclass="top_book">强烈推荐:</strong>

药铺的想法很直白,要是自家边上有一个官府督办的产院,对自家的声誉、信誉都是一种认可。对自家的生意,也只有好处。几个大的生药铺子,直接向负责此事的太子投书,可以免费或者半价提供现成的院子。

太子攥着这些投书,让东宫的属官、还有户部的主事,去查看那些药铺提供的院落大小、房舍的新旧程度。万一需要改建,房主的意见等等,都要一一收罗仔细,各项查问明白。

东宫的属官,也都跟着太子投入了这项调查活动中。

三日后,太子择中了六家院子,三家分布在中等收入偏低一些的市民居住区域,三家靠紧贫民居住的区域。

“父皇,儿臣想先在这几家院子做试点。富裕一些的人家,一般都有财力,请稳婆上门接生。穷苦一些的,多是在家生产。要是他们能因为免费,把产妇送去这几家产院,最后孩子大人能平安,也就不白建这些产院了。”

圣人仔细看了太子的规划,从稳婆、医女的人员配备、培训,到基本的药品准备,都考虑的很细致。

“我儿想的周全。就按你这个来吧。”

“父皇,有关产妇、新生儿的册子,儿子也召集精通妇儿科的专才人士,编写了一个粗略的产妇、新生儿照料指导。”太子递上蝇头小楷抄写的《妇儿百日篇》

这《妇儿百日篇》是从生产前一百天,到生产后的一百天。产前的一百天,主要是关于产妇的,产后的一百天就主要是关于新生儿的。从妇人怀胎临近七个月,可以到产院免费诊查三次。过了七个月,每月一次,中间含有纠正难产体位的艾灸方法,跪姿指导等。新生儿则有脐带的护理、小儿拍奶嗝、母乳不足的补充喂法,甚至如何为新生儿洗澡,都有讲解。

最后则附上了京中着名的妇儿郎中的姓名,其所在药铺及药铺相助的产院。

圣人手指轻敲这最后一页。

太子赶紧解释,“父皇,这些药铺虽为了名利,但也切实为产妇、幼儿,提供了帮助。儿臣想在产院的门前立碑,表彰这些铺子。”

圣人点头,表示理解。

“至于产院的帮手,儿臣不想再花钱请了。享受了免费生产的妇人,以后可以通过来产院做工,比如帮着清扫、或是洗洗铺盖等。也可以在产前,用帮忙来做事,抵扣费用。儿臣还想让在慈幼局里的那些女孩子,七岁以后就到产院去打个下手,耳濡目染,学些医女的本事。长大后,再专门教导一二年,还可以派去州县的产院做事。”

时下的穷苦人家,常有弃掉女婴的。慈幼局收养了女婴,一般是等人领养,特殊的身有残疾的,长大以后,也就在慈幼局帮忙做事了。

“好,好。成贤,好好干。仁心呐,我儿有颗仁心啊。”圣人感慨万分。

太子在京,忙着为帝国未来的人口总数,添砖加瓦。贾赦在边,忙着为帝国现在的民众安危,戍边拒敌。

每年的秋冬,草原的生活艰难,鞑靼都免不了要犯边的。几次规模不大不小的冲关犯边,都被打了回去。

贾赦到了西北,就被指为营官,每天领着营下的一千人训练。他虽有荣国公世子的头衔,也能跟军中的士卒、将官混到一起。而贾赦的那几个长随——贾武等人,原就是老公国留给贾赦的,父祖也皆是随老国公,在西北战场的死人堆里熬出来的。他们年轻的时候,还随着贾代善上过战场。这次贾赦来西北军中历练,贾代善还把自己身边的、另外几个得意人,都派给了儿子。有这十几个人,每次簇拥在贾赦周围,轮到他这一营出战的时候,贾赦凭着武艺高,身边护卫得力,每次都身先士卒地冲杀在前。而他领的那一营兵,被这样的营官激励,早成为对阵厮杀中的、一股不可小觑的战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