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第二十五章 元宵节

跃农门 进击的主妇 1772 字 9个月前

但这次是衙役们一起去收的,山民就自觉没干这事了。

赵六福是真心觉出好处了,哪里会摆长辈架子,就是喝酒,看着陆山、陆海放了筷,他也将酒一口喝了,没再慢慢品,也跟着放了筷子。

第二日,也是跟着陆仁去县学给学子们发书。

陆山有点奇怪,“老爷,怎么我记着这县学不是秀才们读书的地方吗?怎么这会成了蒙学了。”

陆山、陆海被赵六福带着,在外面也叫陆仁老爷。

陆仁苦笑,“那里有这多秀才哦,整个县就两个秀才,不让他们来教书,去那里寻米粮给他们,廪膳生的名额,早就应着多年前县学办不下去给取消了,想要再能申报,咱们县学得先考至少十名秀才才能得。”

陆海看着眼前这些个小萝卜头问陆仁,“你能让这几个,一、二、三......十七,这十七个人中出十个秀才?”

看着陆山、陆海钦佩的眼神,陆仁压力山大,“怎么可能,来年定要再招人的。到时候定会有好苗子。

赵六福却是要给陆仁泼泼冷水,“老爷,我向这夫子打听过了,这县中愿意给儿子送来读书的,就是这几户人家,学生不是那般好招的,要不然之前吴夫子也不用去别县谋生。”

陆仁很想做出一幅成竹在胸的模样,说山人自有妙计。然而,他还真不敢说自己的法子一定有用,只得故做高深的道:“到时候你们且看成效。”

要说陆仁想了个什么好法子?

也就是他打算元宵结的时候搞个活动——猜灯迷。

迷题就是陆仁让夫子们给孩子们上课的内容,当然也是科考要考的东西,陆仁想着元宵节时,让这些个孩子们出出风头,一来提高下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二来也让旁的人看着羡慕羡慕,说不得就有人也想自家孩子出息,送来学堂了呢。

为着写灯迷,除夕守岁之时,陆仁与月娘对着蒙学课本写了一夜的迷题。

更是早在过年前就叫了衙役们往各山寨宣传十五上阳县的灯会。在初六日,一开工上衙,就叫了一班衙役,大街小巷的挂红灯笼。

别说,因着县衙出灯笼、灯油,各家各户到了元宵那天是天刚黑就点上。上阳县当真有些节日气氛了,各家人看着这灯火通明的,也就携家带口的往早早宣传的广场那去了。

广场正中,搭了个展台,搭的三面竹架上挂着各色、各样的灯笼,陆仁、月娘赵六福坐在展台下面的左边,后面坐着的是几个商铺老板,几个收货掌柜,正对着展台的条凳上坐着十七个蒙童。

一班衙役围成一圈,隔开了看热闹的民众与坐着的人。但留出个缺口,交十文钱就能进到里面与蒙童们坐着一块猜迷。

有几个以前也上过学后来又不念了的,看着心痒痒,听说是考学堂里的内容,交了钱也坐了进去。

陆山、陆海帮着取灯笼,两位夫子站在展台那里念灯迷题目,小娃娃们谁会就举手,夫子就叫一人站起来答,答出来后,夫子就会说这题是那年那次考秀才的题,引得外面围着的人听得的是议论纷纷。

“黄三哥,那不是你家娃儿吗?秀才的题也能答出来,以后可不得是个秀才。”

“诶,这不是我大侄子小六儿吗?他咱个这么聪明,那题我是听都听不懂,他一个小娃儿还会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