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陆仁自己写出来的书,再说早在陆家孩子读书之后,就是各家钱各家赚再各家用了,就是没当聘礼那也只是陆仁的钱,只不过陆仁想着家里,给买了祭田罢了。
对于陆仁那些钱王氏不图,但儿子没有着落她是心急的不行,陆山、陆海读书不行,做学问更不行,陆华好歹有秀才功名,还特别会做生意,陆二富就只会做个木器活,养活自己不成问题,可一个小店给那个儿子?
陆山、陆海又是连个武举也不成,明明人高马大的,咋个就没成事呢。
其实真不是陆山、陆海太差了,真是比照组是陆仁、陆华。
陆仁就不说了,这般年少的进士别说青洲府,就是全华朝也是少有,陆华十□□的秀才本也是出众人物了,偏生还跟受了财神爷点拨一般,那叫个会做生意。
王氏期期艾艾的道:“仁哥儿,你去那里当县令,能带着你山哥、海哥一块去不?”
“啊。”
陆仁本来是想夸耀下月娘家的好的,别的说才华的,陆家人听不懂,说美貌在伙也看到了,只能说说家底了。
震是震着了陆家人,但话题怎么转得这般快,怎么说到山哥、海哥身上了?
王氏道:“你山哥、海哥做事还是牢靠的,你去那岭南那般远的地方上任,有兄弟跟着,又能照顾,又能保护你。”
其实陆仁没想着带陆山、陆海的,武功来说,月娘真是一个顶十个,再说自己也不是要人保护的角色了,“大哥、二哥两个在家里考个武举当个衙役、捕快不是更好?还能离家近点,这去岭南可是千里迢迢,不到任期满不得回转,要是连任可得六年不得回家了。”
陆山、陆海脸色一苦,做为看到字就发呆,看着书能睡着的人,真是考不了文试,好好的武举还得考文试,真是要了亲命了。
陆仁这话是说给王氏听,但也注意着陆山、陆海,一见他二人的脸色,不用说话就知道他们依旧没把握考中,抚了下额头,“山哥、海哥要是跟我去也行,但是得安顿好了再来接嫂嫂们,这山高水远的,我实是怕嫂嫂们受不住。”
陆山、陆海媳妇喜不自胜的对视一眼,当初婆婆和自己商量的时候,说是要搏下前程,可没安排自己能跟着,现在四弟居然还说会来接她们,真是太好了,连忙答应,“行,行,听四弟的。”
王氏哪里会不答应,当初是怕人跟着去的太多了,陆仁不肯带,这媳妇还没身孕呢,咋个不想他们成双成对的?
胡氏倒没想着陆华跟着陆仁走,陆华有本事赚钱,早就说好了的,布店赚钱要给一成红利给陆华的。
而且胡氏还想着陆华能继续读书,要是能更进一步那是更好了。
而且听得月娘嫁妆那般丰厚,那是对于娘家嫂子说的要做姑表亲更加犹豫了。自个没身份能结识官家夫人小姐的,仁哥媳妇能啊,要是能给陆华找个也有这般嫁妆的媳妇,就是差点,能是个官家小姐,不也成吗。
但这事和陆仁说不着,得和他媳妇说,是以,胡氏没有出声,只想着找个时间与侄媳妇说上一说。
但陆仁与月娘却是忙得不行,两人一回来就写了好些帖子,先去贺学政、何院长、陈家、赵家,那是不能拖的人家,只能早早去了,才不失礼。
但这不是乡下走亲戚,能说送个礼、喝个茶,要是你不吃饭,人家还觉着赚了的走法,送礼也不是拿两盒点心,拿只鸡、鸭就叫丰厚的了。
陆仁和月娘是先在府城采办了一天,选了好些东西,将礼品用锦盒将上,然后先拜访陈家,谢过陈家照顾之后,又从陈家将月娘的嫁妆清点出来,拉回陆家租好的院子里,为着怕东西丢了,陆老汉、陆家阿奶、陆欢、陆三贵、李氏与陆仁他们一起搬到到新院子里去了,两老是门都不出了,等儿子媳妇,陆仁月娘他们出去做事后为月娘守着这些东西。
然后,月娘又从嫁妆里拿了两副字画,用做送给贺学政、何院长的礼,这两家也是一去就是一天的功夫。
再来就是去赵家走亲戚,月娘叫赵夫人叫表姨的,人家留客怎么样得睡一晚。
五六天了,胡氏是连月娘的边也没挨上,何况月娘还住隔壁去了,虽说一家子还在一块做事,但月娘还能来铺子里?胡氏是急得有些上火,嘴角都起了泡了。
陆大有奇道:“你咋个回事?以前一大家子挤着住,你烦得不行都没到这地步,怎么现在住的松快了,你还嘴上起泡了?”
胡氏是个胖人,家里人多了就觉得挤得慌,天天想着能住得宽敞点,在屋里和陆大有不知道念叨了多少次了。
“我是为着陆华急呢。”
陆大有道:“咱儿子还要急啊,又能读书,又会赚钱的,你愁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