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第十二章 天下英才

跃农门 进击的主妇 1870 字 9个月前

“当初谢安问其侄子谢玄,为什么子女对自己的事情并没什么影响,但是大家却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出息?”

“谢玄回答‘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

“这谢家家学渊远,又代有人才出世,朝中有谢相在,后继又来了个谢迁。”

见众学子为谢迁家世所震,何院长继续放雷,“这周昉,也是十八岁,乃是经算世家周家的人,家传虽然未有谢家久远,但周家是随太/袓一同起家的世家。”

“开国之时,周家得封国公,虽然我朝不许世袭,但周家经算自认天下第二,无人敢称第一。”

见陆仁没什么气愤,满意的点点头。

“周家经算一教传周家子孙,二教国子监学子,并不外传他人。你们不知道自是应当,时人不愿将传家之法公诸于众,也是为子孙计,周家此法,保了其家多年富贵了。故而陆仁肯将习经算之法成书,众学子如此感激也不足为奇。”

“但陆仁不要自满,周家之术,从不外传,无有对比,你也就不知道周家的厉害。”

陈子昂道:“院长何出此言,周家不是还在国子监教人吗?怎么算得上从不外传?”

何院长道:“这周家在国子监任祭酒,若有难题自是为众学子解答,但并不直接任教,所教之法,不过是周家学法的皮毛罢了。”

“从开朝以来,就无人考经算能考过周家之人。”

何院长摆手止住众人还想询问之心,“先说此次会试,吴贤济是吏部尚书之子,今年二十有一,本来上届就要参加会试的,也是得状元的热门,只是恰逢其祖父过世,守孝三年,未曾参加,其父在朝中深得圣上信重,夺情起复,想来谢相之后,就是他得相位了。”

“这许远是少时就诗名远杨,家中四处为其寻访名师,他也能博采众家之长。相传,周家有女嫁入许家,为许远经算之师,周家除此女族名,也不知是真是假,但许远经算也实是优异。”

“今年会试,当真是风云际会,这四人任一都是状元之才,竟都在今年要参加会试,想来也是有一较高下之意。”

陈子昂不服,“那我这解元算得上什么?”

何院长奇道:“你是青洲府解元,他们又不是,与你何干啊。”

陆仁道是感叹,“想不到,他们最大的只有二十有一,谢迁与周昉俱才十八,许远也才二十。”

众人目视陆仁,这话是没错,可是从一个十七岁还差点的人口中说出怎么有点怪怪的。

陆仁是真心感叹,这一叠文章,有四人府试、乡试的答卷,有平日在诗会上做出的好诗,被人收录下来,又被如何院长这些有些本事又关心科考之人买下。

陆仁看了,真是佩服他们的诗才,这四人经算造诣较之陆仁不差多少,但想着他们的年纪,陆仁自家人知自家事,他是个刷绿漆的老黄瓜,当然是感叹他们天才。

陈家倒不是没有收集这些的本事,只是陈家读书有天份能与这四人相较的了只得陈子昂,其他子嗣比较对象本就不是与这四人一个量级。而陈子昂,少时放浪,能回头就是谢天谢地了,陈家对其期望不是中状元,是肯去学、去考、去当官,和这些人比?比什么?比出谁强了也没用?

要是一不小心,让他起了去会会这些人的心。

妈呀。

陈子昂真会骑马就走。

但他说走就走,还得不得回就看他路上又遇到什么事了。

这家伙有多随性,陈父陈母是深有体会。

要不是反正要会试了,京城就能见到这些人,陈老爷还得拜托何院长不要在陈子昂面前提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