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还是闷头喝了。
李氏眉开眼笑,儿子吃了猪脑一定能考好。
第二日考史,陆仁觉得龙傲天真是想了个好法子,华国的秀才试所要考的史,就是华国圣皇名臣的生平、所做大事。
为着这身前身后名,这华国上下是个个呕心呖血的为着华国着想。
一开题就是华国历任皇帝谥号,解释谥号之义。
第二题是那任史官阿谀奉承,违背史官职能,遗臭万年。
第三题是那任丞相辅做了三朝皇帝,做出了哪些大事迹。
第四题是那个将军平定了漠北之乱,此役叫什么名字。
第五题.....
第三十八题....
第七十九题......
第九十九题......
第一百题是华朝第三任皇帝,进入凌烟阁的二十四名臣中的所有人名字。
都是纯记忆的题目,只是考点重多,华国已传到第十一代,当真是人名、年份众多,陆仁觉得这项制度让华国出现昏君奸臣的概率会少很多。
因为第一二题是必考题。
这个太龙傲天祖也是想了个好法了啊。
这次陆仁在考场上呆了足足二个时辰,反复的看了又看,生怕出现写错数字乌龙。
出了考场,陆仁先直奔茅房,为了避免中途要更衣(上厕所),那是进考场的时候只吃了个半饱,也不敢喝水。
但二个时辰也就是四个小时,也是有点憋不住了。
陆仁心想,要是太龙傲天祖不是直接当了皇帝,也考了科考说不定也能改善下这个考制。
不过又想,不对,这科举本就是太龙傲天祖弄出的,这不去更衣应是考场不成文的规定。因为考制本来就许人更衣,只是要在考卷上盖个表示去更衣的章,读书人都不愿意盖这个,考官也不喜。久而久之竟成了规矩了。
第三场考经,也就是算术,在陆仁眼里这就和小学题一样,很快就做出来了。虽然很想狂上一次,提前交卷,但为了爹娘不要担心,陆仁还是老老实实的将考卷翻来复去的检查。
没有什么考官巡视考场,慧眼识英的看出陆仁的与众不同。
平平淡淡的县试过了、府试过了、院试也过了。
陆仁的成绩由红榜贴出县试三个甲上,府试诗文甲,经、史甲上。
当然,陆仁觉得平淡是考场里没什么意外发生,但陆家可不平淡。
院试那天陆家所有人都来了,在陆家等着听成绩。
陆山、陆海年轻力气也大,也认得字,就派他们去看榜。
榜还没有贴出来,那公示栏边就挤满了人,陆山、陆海费了好大力气才挤得进去。
“怎么还不贴榜啊。”
“是啊,往常都是贴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