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谈谈大 官员与后宫娘娘们的俸禄

都说千里当官只为财,也不能说咱们俗气,只是生活在物质的世界里,想要离开物质,显然是不大现实的,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大晋官员与后宫娘娘们的俸禄,这一切,都是很现实的。

文官年俸禄米养廉银收入(元/年)

一品180两180斛16000两(总督)290万

二品155两155斛13000两(巡抚)236万

三品130两130斛6000两(按察史)112万

四品105两105斛3700两(道员)70万

五品80两80斛2400两(从四品知府)46万

六品60两60斛1250两(从五品知州)25万

七品45两45斛1200两(知县)23万

八品40两40斛2万1千

九品33两1.14钱33斛1.14斗1万8千

未入流31两5钱31斛5斗1万1千

评:从工资来看,相当于现在县长年收入23万,市长年收入46万,省长年收入236万。与目前我国各级干部的实际收入应当差不多。但这里面已经包含了养廉银,所以目前再提“高薪养廉”似乎不太合适了。

武官年俸蔬菜烛炭银灯红纸张银养廉银(内地)收入(元/年)

一品609两180两200两(提督)2000两52.3万

二品599两140两160两(总兵)1500两42.0万

三品243两48两38两(参将)500两14.5万

四品141两18两24两(都司)260两7.8万

五品90两12两12两(守备)200两5.5万

六品49两(千总)120两3.0万

七品36两(把总)90两2.2万

八品40两7千

九品33.114两5千8百

评:与文官相比,武官的收入要逊色得多了,相当于现在团长年收入2万,师长7.8万,军长42万,集团军司令52万。本文对军队情况几乎一无所知,所以现在具体收入如何还无法比较。

皇族宗亲

大晋朝皇室成员的爵位大致分10级,从高到低依次为亲王、郡王、镇国公、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和奉恩将军。这些爵位每传一代降一级,比如某亲王,传到儿子应赐爵某郡王,到孙子为某不入八分镇国公,依次降低,但最多降4级,也就是说亲王的子孙降爵位到镇国公后,就不再降低,一直为镇国公;而郡王子孙最低到辅国公;依此类推。但是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朝廷特批,例如钦赐“世袭罔替”,也就是所谓的“铁帽子王”,他的子孙将永远保持亲王的爵位。

宗亲年俸禄米收入(元/年)

亲王10000两10000斛535万

亲王世子6000两6000斛321万

郡王5000两5000斛268万

郡王世子3000两3000斛161万

不入八分镇国公2500两2500斛134万

不入八分辅国公1300两1300斛70万

镇国公700两700斛37万

辅国公500两500斛27万

镇国将军410两410斛22万

辅国将军310两310斛17万

奉国将军210两210斛11万

奉恩将军110两110斛6万

将军又分一二三等:

俸银禄米

一等镇国将军岁俸银410两,禄米410斛;

二等镇国将军岁俸银385两,禄米385斛;

三等镇国将军岁俸银360两,禄米360斛;

一等辅国将军兼一云骑尉岁俸银335两,禄米335斛;

一等辅国将军岁俸银310两,禄米310斛;

二等辅国将军岁俸银285两,禄米285斛;

三等辅国将军岁俸银260两,禄米260斛;

一等奉国将军兼一云骑尉岁俸银235两,禄米235斛;

一等奉国将军岁俸银210两,禄米210斛;

二等奉国将军岁俸银185两,禄米185斛;

三等奉国将军岁俸银160两,禄米160斛;

奉恩将军兼一云骑尉岁俸银135两,禄米135斛;

奉恩将军岁俸银110两,禄米110斛。

宗室取得爵位的方式有四种:功封、恩封、袭封、考封。

所谓的功封,乃因功而封。清朝的功封多为“世袭罔替”。世袭罔替,俗称铁帽子王,子孙后代辈辈为王,见了皇帝不参不拜,不接不送,因此也叫懒王。

所谓的恩封,就是皇帝直系子孙年满15岁者,由宗人府奏请皇帝封爵。这种王爵多为世袭递降,但也不是无限制地降,有个最低界线,亲王降至镇国公、郡王降至辅国公、贝勒降至不入八分镇国公、贝子降至不入八分辅国公、以后不再递降,均直接世袭。

所谓的袭封,指的是亲王以下、奉恩将军以上的宗室贵族逝而出缺的时候,由其一嫡子继承一定的爵位。

所谓的考封,指的是亲王以下各王公除一子袭封外,其余诸子至二十岁,例得推封。所谓的推封,就是宗人府在人数达到10人以上的时候,派钦定的王公大臣试其马、步箭、翻译三项,合格者授予一定等级的爵位,具体为:亲王余子封不入八分辅国公,亲王侧福晋子封二等镇国将军,别室所居妾媵之子封三等辅国将军,郡王余子封一等镇国将军,以下类推。

2、公主和驸马都尉

公主:居住京师则俸银400两,禄米400斛;下嫁外藩则俸银1000两,俸锻30匹;

郡主:居住京师则俸银300两,禄米300斛;下嫁外藩则俸银400两,俸锻15匹;

县主:居住京师则俸银160两,禄米160斛;下嫁外藩则俸银160两,俸锻12匹;

未受封皇女:居住京师则俸银110两,禄米110斛;

郡君:居住京师则俸银60两,禄米60斛;下嫁外藩则俸银60两,俸锻8匹;

县君:居住京师则俸银50两,禄米50斛;下嫁外藩则俸银50两,俸锻6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