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第 22 章

不知是愈挫愈勇,还是别的什么原故,这群匪军吃过几次败仗之后,竟然越变得越来越难缠。

匪军一路杀伐不断,势如破竹,竟连连打下了北地两个州十余个郡,这已经极大的威胁到了京城的安危。

此前朝廷派去的几员大将,均被匪首斩落马下,一时之间朝中众将竟都退缩不前,他着实大怒了一场。

所以当这个他一向忽略的儿子主动站出时,他才如此惊讶不已。

煜儿有心,他也劝阻不来,一连又派了几员大将,随着煜儿一同前往北地。

本来不抱希望,但没想到煜儿竟有如此本领,只用了三个月就斩落了一干匪首,剿匪三万,降俘两万,解了北地之危。

天兴帝又是大笑,模样极为开怀。

旁边的户部尚书严敬臣见状,手持白玉圭上前一步,笑呵呵道:“陛下,三皇子和郑家小郎这次立下了如此大功,陛下应当好好嘉奖他们才是啊。”

然后他又朝着一旁穿着二品雄狮紫袍,年约五旬,皮肤黝黑的武将拱手道:“忠勇伯教子有方啊,令郎年纪轻轻就有如此本领,真是虎父无犬子啊。我记得半个月前,忠勇伯才因救驾有功被陛下加官进爵封为二等伯爵之位,没想到这还没过多久,令郎又立下大功,忠勇伯当真教子有方。”

忠勇伯兼京城左翼军统领的郑大虎看着自家儿子也是得意非常,他也拱手笑回了句:“尚书大人谬赞了。”

天兴帝闻言,对退在顾昭煜下首的郑克化投去嘉许的目光,果真是虎父无犬子。

其他朝臣见天兴帝如此,都上前恭维,说着些三皇子如何年少有成天资聪颖,郑郎将如何一表人才威武霸气。

北地匪患一平,没了心腹之患,天兴帝又可以沉迷于享乐、耽于美色了,而且西凉使者即将入京,到时举办献俘礼,这一可以扬我大夏国威,二可以震慑西凉,岂不妙哉,如此他哪能不开怀。

于是他当即下旨,敕封顾昭煜为宁王,提拔郑克化为从四品车骑将军。

顾昭煜和郑克化跪地谢恩,顾昭煜垂下的双眸中暗流涌动,同时余光里瞥见了沈灵均目光赞赏地看向他。

由于他是轻骑入京,所以正式的册封还要等到后方大军跟上之后才会举行,天兴帝只待了一会儿便乏了,挥退了众人,龙辇往后宫而去。

他退下之后,便径直朝庆和宫而去。

那里,他的母妃还在等着他。

大夏无宵禁政策,夜晚华灯初上,京城繁华,东市商铺摊贩各个点烛燃灯,整个东市四街十二坊挂满了各色灯笼,璀璨旖旎绚烂夺目。

京城有二河穿城而过,一曰花铃,一曰镜水,两河皆水深而平缓,清澈而宽阔。

月色微凉,花铃河畔,杨柳低垂,细细长长的柳枝延伸进河中,河上横驾着一座石拱桥,此处静谧幽暗,隐隐能听见不远处的喧闹之声。

沈青黛将白纱掀起,面容显露在了清冷的月华之下,她望着河上的粼粼波光,张开双臂深吸了一口气,然后回头,对着隐在柳树下的人招手。

“楚瑜你来。”

那人闻言,脚下微动,身形便从阴影之中显露了出来,脸覆面具,身材劲瘦挺拔。

只两三步楚瑜就走至了沈青黛身旁,与沈青黛前后相隔半步,站定后,他无声地望着她。

沈青黛抓着楚瑜的手腕,将他拉上前和她平行。

“不用离得那么远,站到我身边来就好。”

“今天玩的开心吗?”沈青黛松开手,看着楚瑜,认真地问道。

她今天带着楚瑜逛了好多地方,东西南北四市几乎都逛了个遍,不过最后她还是觉得东市的风景更佳一些,于是又带着人回到了东市。

她第一次给人过生日,也不知道楚瑜喜不喜欢这样的安排。

她这样想着,略带点忐忑地望着楚瑜,等着他的回答。

楚瑜回望她,点头道:“嗯,很开心。”

沈青黛闻言,笑了开来,眉眼弯弯,贝齿圆白,她松了一口气道:“那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