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第 18 章

沈青黛起身走至梁信身前,对他道:“不过,若要成为相府门客,则还需请阁下作一篇文章,待我交与家父后,才能有最终的定论。不过以阁下之文采,必能得家父青眼相待。”

梁信听闻此言,语气谦逊道,“小姐莫要再夸赞在下了,某实在愧不敢当。还请小姐稍待片刻,某即刻作来。”

随后梁信转至桌后,拿起毛笔,铺好白纸,闭目思索了片刻,就开始提笔挥毫,洋洋洒洒地书写了起来。

沈青黛无事,便四下打量起了这房间来。

禅房简陋,除床榻衣柜之外,就只有一张小桌和几张木凳。

梁信好学,小桌就被他拿来当做书桌,桌上放置着好几本翻的页边卷皱的书本,其中有四书、五经、大夏律、九章律、周髀等书籍,旁边的书匣内还散装着几叠墨迹未消的白麻纸张。

沈青黛一一略过,征得梁信同意后,将那叠麻纸拿起来看了看,上面几张都是梁信自己作的词赋书算,她是个现代人,不太懂地如何看古代词赋书算的好坏,因此只略略看了几眼就将其放在一旁。

下面的这几张,则是梁信所作的时务策论。

策论是根据时下发生的政治民生问题,向朝廷献计献策的文章,相当于现代的议论文,这是古代科举考试中着重考核一科。

对此,沈青黛来了点兴趣,凝神细看之下,她却发现了点问题。

原来大夏的兵制,竟然有点类似于中国古代较为落后的府兵制。

府兵制是一种兵农合一,寓兵于农的兵役制度。

府兵既是兵又是民,他们平时在家务农、耕种土地,农隙时组织操练,战时从军征战,府兵参战时要自备武器马匹和干粮。

但是府兵制有一个致命缺陷,因为它是基于均田制基础上实行的一种兵制,一但均田制被破坏,府兵制就会随之崩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