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七 送君兰楫渡江皋

晚明霸主 青铜剑客 2926 字 9个月前

林羽略带惆怅的返回了驿馆,问过养伤的两个家丁,夫人江如画与方以智、陈贞慧等人去了张慎言府上还没回来,便用包袱包裹了步枪挂在马鞍上出了驿馆。

“张慎言乃是当朝内阁、吏部尚书,地位仅在马士英之下,倘若我以后想要仕途平顺,当借机与之结好。万一明天阮大铖告御状,也好让他帮我美言几句。”

林羽问过驿馆的差役,策马扬鞭,花了一顿饭的功夫抵达了张府。

相比于阮府,张慎言的府邸朴素了许多,只有门前的两盏灯笼上的“张”字表明着这座府邸的身份,门外止有个家丁在巡逻。

“来者何人?”一名家丁执棒喝问。

林羽翻身下马:“本官昭勇将军林镇疆,一个多时辰前我的妻子江如画可曾进入贵府拜见张阁老?”

家丁急忙施礼:“原来是林将军啊,尊夫人的确在一个半时辰之前来过我们府邸,但我们老爷发病不起,尊夫人探望之后又去钱侍郎府上去了。”

“发病?”林羽一愣,感到有些突然。

家丁叹息道:“我家老爷本来背上就长疽,再加上年事已高,今日在宫里喝多了酒,回来就开始吐血。”

历史上的张慎言就是死在这个时间段的,史书记载背疽发作身亡,也就是说因为背上的毒疮扩散之后而死,毕竟已经是七十岁高龄的老者了。

“唉……如此看来,南京朝廷又将损失一位正直的栋梁之才啊!”林羽无奈的在心里叹息一声。

既然来到了张府那就进去探望一下这个大明朝的忠臣吧,这位老臣一生也算是正直清廉,可以称之为国之栋梁,如今这肱骨要折了,怎能不让人唏嘘?

张府并不慌乱,家丁婢女各司其职,大堂内灯火通明。

张慎言躺在卧室之中,除了白发苍苍的正妻与两个年近六旬的妾氏在旁边伺候之外,还有两个郎中严阵以待,皱着眉头一言不发。

张慎言有四个儿子五个女儿,还有一大帮孙男娣女,担任开封宣慰使的次子张效国已经于前年随孙传庭战死在开封,死在了大顺军的刀下。

而三子张献策目前在福建布政使司泉州府担任知府,目前尚且不知道老父亲病重的消息,其他的两个儿子长子张稳重、幼子张承霖则在南京留守看家。

得知风头正劲的林镇疆将军前来探视,年近五十的张稳重急忙与三十岁的张承霖出门迎接:“林将军深夜探视,有失远迎,还望多多担待!”

林羽还礼道:“得知张阁老病重,特来探视。”

明朝中叶以后,随着传教士陆续来到中国,西洋钟表已经逐渐传入了大明王朝。

林羽一个人行走在街上,瞅瞅四下里无人,便点开左手掌心屏幕,进入辅助商店里面花费一万金币购买了一个带有计步功能的电子手表。

现在正是凌晨一点十分,距离天亮还有四个半小时,林羽牵着马顺着秦淮河畔徒步行走在返回驿馆的路上,让自己多了解下大明,了解下南京这座大明朝的京城。

深夜的南京城依旧热闹非凡,秦淮河畔桨声烛影,青楼勾栏鳞次栉比。

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女子莺声燕语,红袖轻招。一艘艘乌篷船载着醉眼惺忪的公子哥儿在河面上徜徉,挑选着自己中意的姑娘。

有句诗歌写得好——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如果不是自己的穿越,现在的扬州城只怕已经血流成河,尸积如山了吧?

想来即便是这样,秦淮河依然改不了她的风流本色,才子佳人,逍遥快活,谁又在乎大明朝的兴衰存亡?

都是大明的子民,凭什么扬州的将士就要冒着满清的炮火浴血城头,而这些公子哥儿却可以花天酒地,纸醉金迷?

“也许世道本来就没有公平吧?”林羽惆怅的问自己,也像是在问苍天。

“牵马的那位公子,进来玩会哟……我们这里新来的头牌卞玉京知道么?赶紧进来瞧瞧哟!”

一个三旬出头,风姿犹存,手拿湘妃扇站在门前揽客的老鸨注意到了气势不凡的林羽,便使劲招呼。

“卞玉京?”

林羽心头微微一动,这不是秦淮八艳之一么?

在林羽印象中此刻的秦淮八艳除了去世的马湘兰之外已经各有归宿,李香君跟了侯方域,董小宛嫁了冒辟疆,这两人的情郎都属于青年才俊,但却比较落魄的类型。

其他的像柳如是嫁了东林党大佬,现在的礼部侍郎,被后人尊称为“水太凉”的钱谦益大学士。

顾横波也化名徐善持嫁给了在崇祯手下担任兵部给事中的龚鼎孳,李自成攻破北京后龚鼎孳投降大顺,大顺败走北京后又投降了满清。

而且这龚鼎孳长袖善舞,官运亨通,历史上先后在顺治、康熙两朝为官,颇受多尔衮、福临、玄烨等人器重,累迁太常寺少卿、刑部侍郎、左都御史、刑部尚书、礼部尚书、兵部尚书等要职,也算得上明末清初的风云人物。

寇白门现在则跟了朱重八的后裔,保国公朱国弼,在历史上南京城破了之后朱国弼被清军抓起来索要赎金,无奈之下的朱国弼打算把包括寇白门在内的妻妾全部卖掉。

寇白门一怒之下回到秦淮河畔,向自己的姐妹借了一笔巨款还给朱国弼,并为自己赎了身重回秦淮河畔,日日与文人骚客,达官贵人饮酒作乐,从此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