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 养将如鹰

晚明霸主 青铜剑客 2801 字 9个月前

今年三十九岁的刘肇基出身将门,祖辈世袭指挥佥事,因此他的非常高,甫一出仕便是个正四品的高级武官。

而刘肇基本人也很争气,作战骁勇,长于谋略,先后升任指挥同知、辽东副总兵、辽东总兵官,后来遭到诬告在崇祯十一年被解职赋闲。

朱由菘登基后刘肇基自请从军效力,由于其资历显赫,朱由菘便授予其左都督、加太子少保的头衔,命他屯兵江北,协助镇守扬州的史可法拱卫南京北大门。

史可法手中兵马不过万人左右,便拨给刘肇基两千人,命他前往高邮坐镇,自行募兵,防御扬州的最前线。

半月前多铎率十万清军南下,驻守淮安的四镇之一刘泽清不战而降,率本部五万人马投降,清军得以兵不血刃的拿下淮安,绕过高邮湖直扑扬州。

史可法得到消息后大惊失色,急忙修书向朱由菘及各镇求援,止有刘肇基一人率四千将士自高邮抵达扬州,与史可法死守南京城的北大门。

马士英附和道:“扬州危难之际,只有刘都督孤军驰援,足见其忠心,亦应该加以赏赐。”

朱由菘点头:“该赏!史可法、刘肇基都应该加官进爵!传朕旨意,赏赐史可法‘靖忠’伯爵位,刘肇基‘毅勇伯’爵位,世袭罔替。”

朱元璋开国后规定“凡爵非社稷军功不得封,封号非特旨不得予”,简而言之,就是文官不能封爵,只有凭借军功才可以。

但现在史可法的身份是扬州督师,前线总指挥,说他是个武官也未尝不可,更何况在这乱世之中伯爵已经不值钱,随手一抓遍地都是。

赏赐给史可法一个有名无实的伯爵总比让他登上一品的官位强,马士英自然不会反对,更何况自己还顺水推舟卖了刘肇基一个人情。

“陛下圣明!”

马士英躬身允诺,“老臣这就去让翰林院拟旨,赏赐史可法靖忠伯、刘肇基毅勇伯,林镇疆擢升广陵总兵官、授明威将军衔。”

弘光朝的五位内阁大臣之中张慎言年龄最大,今年已是六十九岁的高龄,先后历仕万历、天启、崇祯三朝,资历最老。

但因为张慎言性格刚直,眼里揉不得沙子,所以与高弘图、刘宗周二人也没有太深的私交,二人自然不会因为他这个黄土埋到脖子的老头得罪马士英这个当朝首辅。

除了张慎言年届七十之外,刘宗周也已经六十七岁,高弘图六十二岁,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只要明朝不亡,内阁将来必然是马士英与史可法两虎相争。

虽然马士英暂时得势,拥立朱由菘有功,把史可法挤兑出了南京,但史可法毕竟比他年轻了十岁,今年不过才四十四岁,而且在崇祯朝官职也高于马士英。

此番凭借着扬州大捷的功劳和年龄优势,将来首辅之争鹿死谁手难以预料,刘宗周、高弘图二人自然也不会轻易得罪史可法,所以和稀泥才是最好的选择。

“林镇疆功劳前所未有,一切悉听陛下决断!”刘宗周躬身施礼。

高弘图不甘落后:“林镇疆立下惊天奇功,无论连升五级还是七级,都是理所应当,毕竟他现在的官职太低。”

虽然把史可法排挤出了朝廷中枢,但这个前南京兵部尚书余威犹在,马士英决不能再让他多一个关系亲密的正三品武官,否则将会对自己的首辅地位形成巨大的威胁。

马士英目光转动,计上心头,手捧笏板道:“陛下,古人云‘养将如养鹰,饥则噬主,饱则飏去。今日只不过是暂时击退多铎,想要收复山河,将来有的是用人之时,陛下今日便将林镇疆擢升为正三品,将来又该如何赏赐,才能让他继续为朝廷效力?”

朱由菘闻言为之一振,抚须道:“嗯……马阁老言之有理,林镇疆功劳固然够大,但连升五级已是前所未有之事,岂可连升七级?”

张慎言微微颔首:“马大人说的倒也有道理,那就按照陛下所言,将林镇疆擢升五级,册封一个正四品的总兵官头衔吧?”

为了不得罪史可法,马士英又道:“当此乱世,我大明朝总兵官实在太多,有一品的还有五品的,光册封林镇疆一个总兵职位不足以彰显陛下的隆恩,臣以为应该再赏赐林镇疆一个正四品的明威将军头衔。”

朱由菘痛快的点头答应:“准奏!传朕旨意,册封林镇疆为广陵总兵,授明威将军头衔。”

四位内阁大臣一起躬身施礼:“谨遵圣谕!”

做完了决定后朱由菘感觉良好,扫了一眼脚下的四个臣子,顾盼自雄:“这样一来,林镇疆应该就是扬州城职位最高的武将了吧?”